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建设什么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建设什么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建设什么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建设生态文明 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旅凯、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建设长江上游云南段生态环境趋好。酸角基地以规模连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的"长治工程",在云南段取得显著成效:沿长江上游30个县市624条小流域范围内的1.5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098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基本农田由0.89亩增加到1.21亩,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得到相应控制。长江上游金沙江段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其中云南境内河段流域划定的水土流失面积就达4万多平方公里,是全省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频发区和重灾区。国家实施"长治工程"后,将云南30个县市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加大投入,多方协调,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着手,开展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改造。流域内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积极探索新的投入机制,鼓励包括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业、个人等在内的社会力量通过拍卖、承包、租赁、参股合作等形式,投身和参与荒山、废弃地以及地质灾害治理与开发,使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从政府包办逐步转向全社会关注,多渠道、多层次增加资金投入,从而大大加快了防治步伐。最新遥感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到2006年长江上游云南段土壤侵蚀面积较治理前减少了2098平方公里,危害较大的地灾点得到有效治理,项目区农民人均基本农田增加了1/3。云南省60多个县(市、区)的金沙江、澜沧江、珠江、怒江、红河、瑞丽江六大江河流域,地质环境脆弱,是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省政府要求,凡是宜于治理水土流失的地区,都酸角树治理效果要采取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措施,完成治理任务。对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尤其要加强监测、预报和预防,尽可能避免或减轻群众的财产损失。25度以上的坡耕枯镇老地和荒山,全部退耕还林,或重新种植乔木、灌木,使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8%以上;25度以下坡耕地全部改造为梯地,建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安全可靠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要解除禁伐森林给农民带来的后顾之忧,采取措施巩固治理成果,使现有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并且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生态环境,推动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千亩基地落户新平】2012年2月9日,新平县在漠沙镇曼线村大曼线小组举行酸角基地建设项目签字仪式,副县长张绍平代表新平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酸角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合同》。该项目的成功签约,将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2年以来,新平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了一批外来企业,把土地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企业发展升级,也让外来投资企业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此次引入的酸角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将为农户带来可观没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加速推动漠沙经济发展的积极动力,也让一度荒凉的山头披上了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