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意识

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意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王安忆

读王安忆的作品总能感受到一种前雹歼宽厚的爱,故事中人物被赋予了“英雄性”,来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以敏感和高超的领悟力来控制故事微妙的气氛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细腻精准。她的作品讲的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计,可她探讨的是故事背后强大而仁慈的自然规律,体现了她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及本体世界的关怀。这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同时作品中时刻有女性的温柔体现,连同谨慎内省多思的品格,使她作为文坛一个特立独行的异数存在。  王安忆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84年)。这一阶段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雯雯系列小说”为代表,主要表现个人少女时代的经验和感受,主要作品有《 雨,沙沙沙》《69届初中生》(长篇)等。后期其创作曾一度中断,但她与母亲的美国之行给她开了一只“天眼”,重新激发出创作的热情,并写有散文集《母女漫游美利坚》。第二阶段(1985-1989年)。这一阶后期以“性题材”作品为代表,主要有《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的世纪》等。此后,王安忆的创作又曾一度中断。段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寻根”作品为代表,主要有《小鲍庄》和《大刘庄》等。第三阶段(1990年以后),以精神探索和艺术创新为主要特点。《叔叔的故事》是王安忆封笔后重新出山的第一部作品。其他主要作品还有《纪实与虚构》、《乌托邦诗篇》和《长恨歌》等。  “三恋”是王安忆创作第二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作品,何其以往风格相比具有明显的改变。同样谈论的是男女问题,性问题,人的生命意识问题,但她的心理障碍正在被慢慢冲破,她不再把女人看作是一朵朵开放在家庭天地里娇媚的玫瑰,温柔的天使,而是把女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来展现,是一个挺挺而立、活生生的有情有肉的人。以往她创作中那种'雯雯'式的文静和矜持以及在她写到性描写时那种想写魔鬼又怕魔鬼出现的犹豫彷徨,好似已经正在变成王安忆创作的历史。她开始勇敢地面对人最本能的'性',直接揭示人性的弱点和生理欲望。'性'在她笔下描写得决不再是遮遮掩掩,而是写到欲望的高潮,该心花怒放时就让她们心花怒放起来,不是在人生外延打转转了,而是直接去写一个个鲜活着的生命。  “三恋”的诞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关系。千百年来,女性一直处于被压迫被忽视的地位,是男权社会中男性的附庸品,不仅社会压迫她们的个性发展,就连她们自己也没有正视自己的存在,她们没有自我,没有尊严,没有做为人的根本要求和欲望,只是卑微而渺小的生存着,繁衍着,然后无声无息地离开这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女性一直是生活在被遮蔽被压抑的阴影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肆辩和历史的进步,女性在逐渐觉醒,女性意识也逐渐浮出历史地表。正如斯帕克斯说,女性意识就是女性对于自身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主体存在的地位和价值的自觉意识。“三恋”创作于1986年,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时值思想、文化、社会的重大转型,开放的视野为她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中,她的创作得到了实质性突破,她从对现实人生的理想化认识上升到对人的本性思考,进而升华到了女性自我审视的阶段。“三恋”正是通过女性作家独特的眼光,从生命意识和人本位出发,创造了一个荡漾着生命活力和激情的世界,一个她认为充满了生命压抑的苦闷又燃烧着希望光明的世界,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表现她们不断成长完善的世界。  从整体来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三个中篇就表现出王安忆女性意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轨迹,展示出女性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心路历程,并且体现出她不同于其他女性作家的独特的女性意识。《小城之恋》漠视伦理展示了人的欲望。那一对几乎没有精神内涵而只受本能欲望控制的舞蹈演员,其相恋过程只源于原始欲望,作者塑造了一个冲破传统束缚大胆追求性爱的女性,表现了女性性爱意识的觉醒和涌动。作者试图告诉我们,女性在性活动中不是弱者,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是强者。在展示女性意识方面迈出了慧冲可喜的一步,但是,这种女性意识毕竟是苦涩的。这表现在作家对性的负面情绪的浓墨重彩的叙写及并不完美的结局之上。《小城之恋》中的男女主人公最终没能结合,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荒山之恋》的男女主角已开始具有精神的追求,在颤巍巍的天桥上,他们合二为一的身体已不仅仅是欲望的化身。在《小城之恋》中,女性单纯追求性爱自由但并没有幸福的人生,而在《荒山之恋》里,王安忆想通过女性爱情理想的实现,来完成女性自我的塑造。与《小城之恋》中的她相比,显然金谷巷女孩的女性意识提高了一层,她要爱情,她要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她要肉体和灵魂的双重结合。 “女人爱男人,并不是为了那男人本身的价值,而往往只是为了自己的爱情理想”。 曾经一度进行着爱情游戏的女孩,当真正地爱上了大提琴手时,她是那样勇敢,又那样坚定,与那个胆小懦弱没有主见的男人相比,她对爱情的态度显然更值得敬仰。她能够不顾众人的嘲笑,与他走在一起,当世俗不能容忍他们的爱情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殉情。不管那个男人是不是优秀,他只是女孩一个精神上的寄托,只是为了自己那个美丽的纯洁的爱情之梦,这是女性意识中的较高层次,是女性主体意识的体现和女性对真正爱情的呼唤。与前面两篇小说的主人公不同,《锦绣谷之恋》中的女主人公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她的追求也成为三者中女性意识的最高层次:在与男性的交往中,她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升华,男人只是她获得力量的一个途径与媒介,他们的爱情,是与性无关的精神之爱,这表明女性可以从男性世界中独立出来,拥有自己的生活和健康的心态,并且对自己生命形式进行不懈的探求,从而能够在心灵上得到前所未有的超越。“三恋'通过“性——恋——爱”从低到高的层级推进的描写,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不断发展。在两性关系中女性越来越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出现。  王安忆自己曾评价说:“我写的男女是有区别的,我作品中的很多女性,是当作单独纯粹的人去写的,而男性在作品中具有象征性。凡我写的男人,绝对不是作为一个纯粹的人出现,他一定作为一种象征出现的,比如代表权力、政治、社会,代表某个时代的典型,而把女性往往作为一种纯粹的人去写。”这也许就是王安忆女性意识表现的独特之处吧。“五四”以来,直到新时期文学的新生,女性意识与女性话语权重新得到了回归。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都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自觉。此后,又涌现出众多的女性作家,她们高举着女性意识的大旗,重新审视女性作为独立群体的特异性,但她们只表现出女性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问题的关注,忽略了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描摹和对女性自身的挖掘。张洁、张辛欣等人在表现女性意识方面仍然避开敏感的“性”问题,笔触依然没有涉及人的本质。而王安忆在表现女性主义时,首先是把女性当做一个人,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利与需求,然后咱在女性的立场上,根据其欲望和需求来展开。这种展现方式更为彻底。 也许现在看来王安忆的“三恋”现在看来显得青涩、稚嫩、技巧不够完善,但在当时,它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它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人性、人情,但仍需指出的是,我们对女性问题的关注目的并不是将两个性别对立起来,这个世界是由两个性别共同构建的,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延伸:“三恋”是《小城之恋》、《荒山之恋》和《锦绣谷之恋》3部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现代作家、文学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1972年,考入徐州文工团工作。1976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1981年初与李章结婚。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96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