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距离应保持在多少米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B、0.5-1.5米。
保持社交距离,又叫保持人身距离、是一种试图阻止传染病传播或降低其速度的非药物性感染控镇握制措施,其目的为减少感染者和未感染者之间的接触,并借此使疾病的传播途径、致病率和死亡率可以降到最低。
当传染病可以通过飞沫接触(咳嗽或喷嚏)、包括性接触在内的直接身体接触、间接身体接触(比如:接触受污染的表面,如染菌物)或空气传染(这样的微生物可以在空气中生存较长时间)来传播时,保持社交距离是最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不过,如果传染病主要通过受污染的水和食物或蚊子等昆虫载体传播,且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频率很低,那么保持社交距离可能就不那么有效。保持社交距离的缺点包括孤独、生产率降拦铅低和失去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其他好处。
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希伯来圣经》就有提及保持社交距离的概念,要求患病的人“独居营外”。历史上,人们在弄清楚麻风病等传染病的传染方式,并发明出有效的治疗方式前,会利用麻风病疗养院和检疫站对病人保持社交距离,以阻止传染病传播。
扩展资料:
效果
研究表明,只有立即并严格地保持社交距离,才能有所成效。1918年流感大流行期间,美国政府在费御衡庆城和圣路易斯实施了关闭学校、取缔公众集会等社交疏远干预措施,然而,费城将这些措施的启用推迟了5天,使得传染率翻了三至五倍,相反,圣路易斯对疫情反应得更加迅速,令当地降低传染率的措施卓有成效。
布茨马和弗格森分析了1918年流感大流行期间16个美国城市的社交疏远措施,发现有时间限制的措施因为推行得太晚、取消得太早,往往只能适度地降低死亡率(可能为10-30%),且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