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南后街的简介

南后街的简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这里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行祥)一应俱全,是昔日老福州城的中心城区。还有专为文化人服务的刻书坊、旧书摊、裱褙店,以及元宵、中秋两节的灯市。“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客里偷闲书市去,见多未见足开怀。”清末举人王国瑞这道诗中将南后街比为北京正阳门外琉璃厂,体现南后街以前的文化风貌。明、清时期的南后街依旧是“粉墙黛瓦石板路”、两旁铺面林立的热闹街市。至民国时,将路面拓宽,改成柏油马路。现重新改为石板路。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 翻修后的南后街将充满古色古香韵味,路面的宽度将达到12米,包括中间宽7米的步行街和两侧各2~2.5米的路侧带。起于杨桥路、止于吉庇路的南后街全长只有634米,定位上,它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休闲文化商业街。

历史上的南后街曾聚集了花灯、裱褙、书坊等许多福州传统工艺行业。南后街的定位是传统文化商业街,根据老字号的经营现状选择一部分予以恢复,如“米家船”裱褙店、“聚成堂”书坊、花灯等百年老字号,市民喜爱的传统灯市也初步打算每年定期举办。此外,有关部门还有意邀请寿山石刻、脱胎漆器、软木画等福州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在南后街设置工艺美术大师展示店,以增加传统商业氛围。

在南后街的经营商业业态规划上,出现了酒吧咖啡、顶尖奢侈品等“新面孔”。这些新面孔的出现,将给传统的南后街注入现代化的因素。

南后街沿街保护性修复工程于2009年1月全面完成,2009年春节开街,再现其“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的历史风貌。 据说,南后街的花灯始于宋,盛于明清。花灯具有观赏、祈求吉利和增添喜气的功用,受到人们

的喜爱而传承千年。早在宋代,福州的花灯就很有名了,据宋《武林旧事》载,福州用纯白玉镶嵌的花灯“晃耀夺目,如清冰玉壶,爽彻心目”,在入京参展的花灯中被列为上品。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制作花灯,苏州和福州最好,福州更在苏运运州之上。说明福州制灯工艺水平之高。

最初的元宵节花灯,只是官府为表示“与民同乐”而举行的民间灯展活动。明代万历学者王应山《闽大记》有“沿门悬灯,通宵游赏,谓之灯市”的记载。但从花灯引发出民心和激情却成为今天民间节日的传统文化。其中还有一些令人激动的故事,如北宋元丰年间,官府为粉饰太平,下令福州城民众不论贫富,元宵节每户必须捐灯数盏。引起居住在南后街郎官巷学者、诗人陈烈的极大愤慨。陈烈为人正直,学识渊博,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陈襄、国子监祭酒郑穆以及名儒周希孟被人合称为“海滨四先生”。陈烈认为官府不顾民生,劳民伤财,就跑到“威武军门”(鼓楼)的城楼上,持笔写下:“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道出了百姓的心声,使福州太守刘谨认识错误,收回成命。陈烈此举被南宋淳熙间丞相梁克家载入《三山志》,传颂千古。

福州素有送灯的习俗。因“灯”与“丁”福州方言是同音,送灯意谓“添丁”。有了需求,就有了市场,南后街是制作售卖春节花灯的最大集市。早年福州女儿出嫁,不论有否生育,娘家都得送灯,没生育就送“观音送子”灯或“天赐麟儿”灯,孩子出生了第二年就送“孩儿坐盆”灯,第三年以后送“橘”灯,有几个孩子就送几盏,一直送到小孩16岁为止。有的生两个送三盏,多的一盏叫“出头灯”,希望小孩出人头地。居住在宫巷的清嘉庆举人、林则徐好友杨庆琛的《榕城元夕》竹枝词对此有生动的描写。词曰:“天赐麟儿绘彩缯,新娘房中霞光增。宵深欲把金钗卸,又报娘家来送灯。”福州童谣有:“正月元宵灯,外婆疼外甥(孙),送来红红橘子灯,吉利又添丁。”

南后街的灯市旧俗在正月初三开始,一直到十五闭市,其中以初八至旁带梁十二最为热闹,民谚有“元宵只看初八灯”之说,因正月十三夜是“上纸盲”(“花灯”之意),娘家人送灯必须赶在十三前。元宵之夜大人为孩子点燃花灯加入邻里儿童的迎灯队伍中,每年的元宵夜成了儿童的欢乐之夜。

南后街以前有好几家专制花灯的店铺,大多是家传手艺,由于花灯的卖买只有正月这几天,平时只做一些大户人家悬挂的大球灯、用于寺庙悬挂的大灯笼或迎神用的“高照”、丧事用的“百子千孙”、照明的小灯笼、用于节庆的舞龙灯。一般店铺很少有招牌,多称某某灯笼店。制作花灯的材料有纸、布、竹、木等,有西瓜灯、莲花灯、菜头灯、橘子灯、绵羊灯、猴子灯、关刀灯、麒麟灯、状元骑马灯、音送子灯等在春节应市。现代还有“飞机灯”等。扎灯艺人还根据需要,制作一些精致的花灯,选用纱、绸、缎、绢、玻璃等制作宫灯、走马灯、壁灯和各式挂灯,品种丰富,雅俗兼备,玩赏并收。形形色色的花灯为人们增添喜气和吉祥。“文革”期间,花灯被视为封建主义的产物,南后街看不到五颜六色的花灯,“文革”后虽然恢复,由于花灯只有在正月期间使用,扎灯艺人为养家糊口,改作利润较为丰厚的花圈,影响了南后街传统文化的氛围。2007年福州市鼓楼区党、政领导为了加强保护花灯这一民间传统工艺,举办了首届“南后街元宵灯会”,观者如潮,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

2008年正月,鼓楼区政府再次承办了第二届“南后街元宵灯会”,并出台了保护和奖励机制,举办了别开生面“南后街花灯艺人收徒拜师”仪式,2008年年底,南后街(花灯)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南后街的花灯又迎来了春天! 福州民俗雕塑是南后街新增加的景观。这些作品安置在街头空地处、新植的大树下,塑造的人物比真人略大,情景道

具有福州传统行业特色。

雕版印刷,刻画了一位老师傅坐在桌前雕刻印书模板,板上的字清楚可见,边上还立着一位看书的年轻人。

制作花灯,刻画了一位老师傅在扎花灯,一个孩童在一边骑竹马,一手提灯笼。他们的身后木门上挂着各式纸灯笼。

古家具制作,雕刻的是两位木工师傅在凿刻窗花和制作太师椅。

当铺,塑造了柜台后,一位戴着花镜的当铺老板,手举算盘,高高在上;柜台下,一个穷人来典当。

历史上,三坊七巷居民多为缙绅官眷、巨商富户,因而南后街集中了大量书坊、裱褙店等,传统的文化氛围极为浓厚。 同利肉燕老铺

“太平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风味小吃,也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

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衷情。

在福州僻街小巷,听到一串有节奏的“嗒、嗒”之声,循声而去,就可寻及燕皮店。不过,要买正宗上好的燕皮,还得到福州南后街上的同利肉燕老铺,正所谓“百年同利,中华燕皮”。

大福星鱼丸

和肉燕一样,鱼丸也是福州人餐桌上的一道名菜。“没有鱼丸不成席”,从这句俗语中变可知福州人对鱼丸的偏爱。大福星鱼丸选用鲨鱼、鳗鱼或淡水鱼剁珥加薯粉搅拌作外皮,再包以猪瘦肉或虾仁等陷心,捏成丸状。皮薄均匀,色泽洁白,食之滑润清脆,汤汁荤而不腻。大福星鱼丸在中国第十三届厨师节上荣获金奖食品,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菜”,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名牌小吃”。

桐口粉干

据史料记载:福建在二百多年前创用手工制作粉干,以后传于两广等南方诸省。最初的产品俗

称“尤溪粉”,产地在今天的尤溪县。后来,闽江下游的桐口乡人学得了“尤溪粉”的制法,在生产过程中选料更为讲究,工艺不断改进,逐渐突出了自己的特色,“桐口粉干”扬名海内外。19世纪20年代初即形成5—6个劳动者成一组手工作坊,从磨浆——压榨——排粉——晒干——收粉,都有明确的分工。一个生产作坊,日产米粉干150公斤左右,到解放前,这里已发展到20个左右的生产作坊,日产米粉干3000公斤左右。

福州古籍书店

这家古旧书店位于文儒坊附近的南后街23号和24号,面积约600多平方米。2009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试营业,2009年5月正式营业。

早在清朝时期,三坊七巷就出现了古旧书铺。民国时期,最繁荣的时候有大大小小30多家门面经营古旧图书业务。解放后,福州新华书店曾在宫巷建立过古旧书门市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还在营业。

销售民国以前出版的古籍线装图书和民国版的旧版图书,展示三坊七巷名人艺术作品,推荐福州历史文献和当地风土人情的读物,收购各类古旧图书,是福州古旧书店四大亮点。

米家船裱褙店

“米家船”裱褙店建于清朝同治年间(1865年),至今已近138年的历史。初来“米家船”的人大都有这样的疑问:店主一不姓米二不撑船,为什么要叫“米家船”呢?现任掌门人林文光老先生为我们解开了疑团。“米家船”的创始人是林文光的爷爷林金师。当年,林金师从福州西河迁到城内南后街开裱褙店。小店开始没有名字更提不上挂匾,但这并不影响林家的装裱手艺。不少人慕名而来,其中就有清朝的福州举人、书法家何梅生(又名何振岱)。何举人看到小店默默无名,自告奋勇给小店题匾“米家船”。传说,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喜欢沿着长江中下游飘游写生,由于江南气候潮湿,每到一个码头,米芾都把自己的书画作品挂在船头,一边晾晒,一边展示。“米家船”就取自“米家书画满河滩”,意味深长,用来做裱褙店的名字是再合适不过了。牌匾挂出后,在三坊七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轿子、马车来往不绝,甚至有些文人墨客在裱褙店里吟诗作画。

“米家船”以优质的选材和精湛的技艺闻名,响当当的招牌自然不简单。林文光自豪地说,“米家船”不但宣纸、面料、轴条是专门订做的,连浆糊都大有文章。“煮浆糊要掌握火候,煮好后还要用水泡半个月到一个月,这样能消火,保证裱出来的字画平整不变形。然后再加进祖传的药方,虫子怕药,可以防蛀。”

今日的“米家船”古物已经不多,长3米、宽1.5米的楠木桌和一架楠木长梯都是开店初就有的,陪伴“米家船”浮浮沉沉地走过138年,走过了一条由兴到衰,再由衰到兴的曲折过程。

依海肉燕老铺

依海肉燕老铺,源自清代同治年间(1869年),由福州人王世统在台江区海防前延平路(今白马南路大庙新村)开设的“聚记清水肉燕店”。王世统(乳名金聚)创制的肉燕,放入锅中久煮,汤水不糊,其店名因此而得。

聚记清水肉燕,选用精肉、地瓜粉、糯米和少量精盐为原料,经千锤百捣加工而成,产品白而薄,味美耐煮,为福州人年节或喜庆宴请宾客时的一碗大菜,也称“小长春”、“太平燕”。闽人对旅外的亲友,常不远千里寄赠肉燕,以慰乡思。因而,聚记清水肉燕店生意兴隆。

鼎鼎肉松老铺

福州官厨林鼎鼎1856年首创了今日中国美食之佳品-----肉松,为中华美食苑增添了一朵奇葩。不久乙被清皇朝钦定为福州府进贡皇家贡品,从东南滨海走进紫禁城,从此名噪大江南北。1915年,林鼎鼎制作的肉松参加巴拿马泛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以自身精良的品质折服众多评委而荣获金奖,一时名震四海。现鼎鼎猪肉脯由林鼎鼎孙女林玉英亲自指导监制。精选原料,用祖传秘方精制而成。

青红酒

青红酒,被誉为闽派黄酒的正宗,

主要是因为其酿造工艺的复杂和酒品浓郁醇香兼而营养丰富。

传说中,青红酒就是在闽越王无诸建都日由民间美女进献到王宫。

此女在后世中被成为青红娘子,又叫十八娘子,因为祭祀和婚嫁民俗专用的青红酒,历史上须经处子之身的女子亲手经过十八道工序方可酿造,是以谚语之渊源……

青红酒取料及其讲究,以上好的闽江江畔糯米,和闽越山泉兑酿之醇浓酒曲,置于发酵之地也须经周易八卦之占卜,定于风水顺悦之上好阴地,泥封静置数年乃至数十年,不破而有酒香溢出,破泥而观,酒香扑鼻而来,色泽青红浓稠,入口极软,易咽爽口,却后劲十足,三五碗后,经过小半时辰,必大醉。

青红酒经过千年的渊源,逐渐演化成多重流派,其中最具代表的青红酒流派就是原产地流传下来的古法酿造青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青红酒流派就是如今活跃在海外闽籍华人餐桌上的新派青红酒。

福州第一茶厂

福州市城门榕城茶厂创办于1986年,位于茉莉之乡——福州城门经济开发区... 本厂始终坚持以“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信誉第一”为宗旨,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景福堂珠宝

景福堂珠宝的前身是福州大学珠宝中心,十几年来,

依托福州大学地质资源系强大的技术力量,在施满堂教授、黄维新教授等国内著名地质、珠宝专家潜心经营下,以最专业的形象、最有保障的商品质量、最实惠的商品价格赢得广大顾客的良好口碑。

“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在“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之一”的三坊七巷,在衣锦坊口,景福堂以全新的形象,在南后街这个福州最古老的商业街区全力打造专业的翡翠、寿山石、钻石文化店,为广大爱好者提供货真价实的玉石商品和文化交流平台。景福堂所有商品都有唯一条形码,并可上网查询。 从2007年开始,福州市开始在元宵节前后在南后街等地举办“南后街灯会”。一般每年在展示福州市传统工艺花灯的同时,在南后街设置扎灯、制灯、售灯现场,由花灯老艺人现场制作、展示、销售传统花灯。同时设置大型灯组,展示福州市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突出传统美德故事,并与过年闹元宵、伬唱、评话等传统民俗文化融为一体。

2009年2月,第三届元宵灯会在南后街和福州五一广场同时举行。本届灯会以“宏扬闽都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有表现海峡西岸沐浴春风、气势如虹的“迎宾门”,有营造欢乐祥和、文明、和谐氛围的“福满门”、“喜盈门”、“闹春坊”、“平安廊”、“盛世金龙”,有讲述邻里的相互礼让、和睦相处的传统美德故事“孝义传佳话”,有再现番薯引进中国艰难历程的伟大功业“传薯济民”,还有展示老福州人过年闹元宵、看戏听评话、传统小吃、老行当以及儿童玩耍游戏的一系列灯组。 2009年2月,为了印证修复后的南后街以及第三届福州南后街元宵灯会,福州市邮政局经过中国集邮总公司批准发行一套“南后街风情”个性化邮票及纪念封。

此次发行的“南后街风情”个性化邮票,主要图案为“岁岁平安”,附票图案为重建后的南后街新颜。整版邮票真实再现了福州南后街的文化古街风貌、三坊七巷的人文历史和元宵灯会的喜庆场面,极具收藏纪念价值。同时发行的还有“南后街风情”、“元宵灯会”两枚纪念封,整套邮品既展现了素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美誉的三坊七巷重建后的风采,又烘托了元宵佳节南后街灯会的传统风情。

南后街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