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为什么叫‘关东’?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因为东北位于山海关以东。
山海关以东,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四盟市(蒙东源于关东),今泛称“东北”,明朝俗称“关东”,清朝称之为满洲东三省。
自明代以后,关东地区是指耸立于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泛称东北。又以山海关为限隔,则有关里(内)、关外之别称。
而实际拦碧上东北这一区域概念的形成,是经历了千百备早年的历史演变,与长城特别是与山海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扩展资料:
山海关的出现,第一次把华北与东北截然分开,自此便成为两大区域的天然分界线。
迄今为止,辽宁与河北两省的分界,仍按关城及其连接的一段长城为界。确切些说,山海关被囊括于河北省简滚举内,其省界已外延山海关以东大约30多华里。一座关城,成为今日华北与东北、辽宁与河北两区两省的大致分界线。
在明初,人们便有了内外之分的新的地理概念:把山海关以东的地方所称辽东,即今辽宁省境,统称“关外”,而把山海关以西亦即长城内侧,统称“关内”,后又渐称“关里”,有山东人、河北人、山西人,乃至江南地区的人流寓关外,往往不直说省名,而泛称为“关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