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意思是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
出自——春360问答秋战国孔子及弟子《论语 · 颜渊》。
原文: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准冷况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说:“如季八三德视兵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米输构减侵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扩展资困敏冲料: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呢大盾鲁的四击胡晚脱设。
《论语》汪歼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
触律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考充须按出停证穿抓表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
其实,“论”又有纂的拿散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五迅余强毫职兵投首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