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丝绸的传说是什么?

丝绸的传说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丝绸的传说是什么?

有点多,慢慢看。 在丝绸发源地中国,有关蚕丝的传说和神话很多。根据各种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这些传说和神话首先是和黄帝及其正妃嫘祖联系在一起的。 黄帝是神话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大约生活在五千年以前,以统一华夏民族的丰功伟绩而载入史册。在这个过程中,黄帝正妃嫘祖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作为中国丝绸文化的缔造者,留下了悠久的神话传说。 有关嫘祖与蚕丝的神话在各地有不同的传说,下面是比较流御衡胡行的一种:嫘祖母仪天下,经常带领妇女织麻网、剥兽皮,负责生产衣冠。因为劳累过度,嫘祖病倒了,饮食无味。一天傍晚,几个女人在山上采野果给嫘祖吃,发现了桑树上结着的白色小果子。众人摘下带回家,发现怎么也咬不烂,便倒进锅里煮起来。煮了好长时间,还是咬不烂。一个女子随手拿起木棍,插进锅里乱搅,拉出来一看,木棍上缠着很多像头发丝的细白线。这是怎么回事?女子们继续边搅边缠,不久,煮在锅里的白色小果子变成雪白的细丝线,晶莹夺目,柔软异常。她们立即把这个稀奇事告诉嫘祖。嫘祖详细观看之后,高兴地说:“这不是果子,不能吃,却有大用处。你们立下一大功。”说也怪,嫘祖自从看了这白色丝线后,病情全部好转了。她亲自带领妇女上山看个究竟,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弄清了这种白色小果是一种虫子吐丝缠绕而成的,并非树上长出来的果子。她回来之后把此事报告黄帝,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桑树林。从此,在嫘祖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历史。 后人为了纪念嫘祖衣被天下、福泽万民的功绩,尊称她为“先蚕娘娘”,为之建祠祭拜。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祭祀先蚕之礼就已开始,此后历朝历代循而未改,皇后要亲自栽桑养蚕,以示榜样。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曾经诗赞嫘祖。1949年以前,在很多蚕区能够看到一些与先蚕祠近似的蚕神庙,供奉着“先蚕”嫘祖。在当代中国,有许多地方还举办了嫘祖文化节以示纪念。 另外一个著名的关于丝绸起源的神话传说,则是“马头娘”的故事。远古时期一位父亲出外征战,家里女儿思念父亲。一天,女儿开玩笑地对自己养的一匹公马说:“如果你能帮我把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你。”那匹马听了这话,真的跑去把父亲接了回来。为了感谢那匹马,父亲精心地照顾那匹马,谁知马不喜吃食,而每次见到姑娘则非常兴奋,高声长嘶。父亲感到非常奇怪,偷偷地责问女儿。女儿就把先前对马说的戏言告诉了父亲。父亲恼怒之下杀了那匹马,将马皮挂在院中。后来,父亲再次出征,女儿在院子里玩,用脚踢马皮,说:“你是畜生,怎么能娶人当媳妇呢?你被杀死剥皮,不是自找的吗?”话还没说完,只见马皮腾空而起,卷着姑娘不见了。过了几天,姑娘和马皮化成了蚕,在树上吐丝。乡亲们便把这种树叫作“桑”。桑者,丧也,是说姑娘在桑树下献身。父亲知道了,十分伤心。一天,蚕女乘着此马,从天而降,对父亲说:“天帝封我为女仙,位在九宫仙嫔之列,在天界过得很自在,请不必为女儿担心。”说罢,升天而去。后来,各地纷纷盖起蚕神庙,塑一女子之像,身披马皮,俗称“马头娘”,亦称马明王、马鸣王,祈祷蚕桑丰收,十分灵验。这个传说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改造,在浙江省湖州地区便形成了广为流传的叙事诗《马鸣王赞》,既积淀了浓郁的丝绸文化传统,也反映了有关养蚕的生产知识和生产习俗。 在四川省,关于蚕神有另外一个版本。四川简称蜀,蚕桑业发达,自古以来流传着关于蚕丛的神话。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蜀”字是由一棵弯曲的桑树以及树下一只蚕虫而构成的。蚕丛是古代蜀国首位称王者,一位养蚕专家镇拦。据说他拦山的眼睛跟螃蟹一样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向左交叉(通常汉族传统衣服为右衽,即向右交叉的)。他居住岷山石室中,后率领部族从岷山迁居成都,铸就了古蜀国的辉煌历史,也使四川盆地有了“蚕丛古国”的别称。考古发掘中,三星堆出土了不少与蚕丛氏相貌一致的器物,如人像面具中的纵目式面具和椎髻左衽服饰等。由于蚕丛在古代蜀国的开创之功,以及常服青衣,巡行郊野,教民蚕桑,他被后代子民立祠纪念,尊奉为青衣神。 当然,在所有关于丝绸文化的神话故事当中,最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便是牛郎织女了。起初,织女和牛郎分别作为星宿名称而出现在古代典籍当中,后来民间对于织女星和牛郎星隔河互映的天文景象赋予了神话传说,经过不断演义、加工、提炼,使之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含义,以牛郎放牛种地、织女生产丝绸的形象,说明了丝绸文化在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社会分工中具有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