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谁知道关于龙的传说?

谁知道关于龙的传说?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谁知道关于龙的传说?

龙,是中国神话中一种善于变化、能兴云雨、利于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它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来成为皇权的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的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国传播承继外,还被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因此,“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龙的特征龙,身体很长,有鳞,有脚,能飞能走能游泳。龙也用来指帝王的东西。如:龙颜、龙袍、龙廷。龙在十二生肖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为“四瑞兽”。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龙”虽然在英文中翻译为“dragon”,但西方文化的“dragon”与中国传统的龙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宽迹外,背景和象征意义都分别很大。前人把龙分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为螭龙,无角者的叫虬。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积淀。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起源龙是万兽之首,百鳞之王。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的夏代,商朝时期至战国发展出许多种龙,到秦汉时龙的样子逐渐形成,之后的历朝历代,其模样都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加减、演变和发展。对于龙的原形的探讨有鳄鱼说、蜥蜴说、马说等等,但普遍认同龙的基调是蛇。龙变化多端,唯有蛇的修长的身子从未变过。远古,崇拜蛇的氏族部落很普遍。蛇有很强的生命力,对人又有很大的威胁,尤其是毒蛇,能致人于死命,使人畏惧。蛇本身便具有多民族性,很有群众基础,以它作为龙的主体,这种民族大融合的标志,即使被兼并者也愿意接受。还有一种说法是蛇吃国仙丹才进化的。中国的对龙的崇拜理由其一,中隐巧乱华民族的龙文化源远流长,据有条有理发掘,最早的龙形象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其次是举世瞩目的河南西水坡的蚌壳龙。第三是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的用卵石摆塑的一条巨龙。众所周知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等。这些都充分证明龙崇拜早在六七千年前在中国便十分普遍,同时也证明龙文化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而不是外来文化。其二,据所见印度龙的最早考古灶档资料,是公元前一世纪的壁画《龙王及其家族》,和纪元前后的《龙族向菩提树礼拜》,晚于中国的辽宁查海石块龙约五千年。其三,在文字记载方面,据所知的史料来看,印度有关龙的文字记载,最早是龙树于公元二世纪左右所写的《智度论》,这一记载距今仅1800年左右。而中国有关龙的记载较印度早得多,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不少“龙”字以及崇拜龙的一些记载,这说明在3500年前中国的龙崇拜已十分普遍。其四,中国龙文化自形成之后,不仅在国内迅速传播,而且很快传到国外。印度佛教中的龙当是由中国传过去的。传播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条是经中国西南地区传入。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石器文化便 中国龙文化传到西藏及其以南地区;在秦汉早期中国西南地区就和印度之间有了频繁的商品贸易。因此中国的龙崇拜经由这条途径传入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龙文化传播的另一条路线是西域丝绸之路。中原王朝早在三千多年前便与西域有接触,传说周代早期已有移民到达葱岭以东地方。商灭夏之后,夏部落有一部分人徙往西北地区,到达甘肃等地之后,继续向西迁徙,进入西域的焉耆国。后来,这些迁入焉耆国的龙氏族部落至晋代时成为该国的统治者,并以“龙”为姓。他们把自己的龙文化带入西域是肯定无疑的。其五,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古印度的梵文中本没有“龙”的专用词,“龙”是和“蛇”合用一个词来表示的。在古印度神话中,雷电是骑白象的大神因陀罗手持雷凿造成的。中国龙传入印度之后,龙神很快取代了因陀罗,成为风雨雷电的主宰神。因而,表示“蛇”的词又来表示“龙”了。其六,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龙的传说约有20则,其中西域五则,北印度五则,中印度十则,而南印度一则也没有。从内容来年,龟兹、于阗的龙传说与中国古代的龙传说很相似,有乘龙及龙与妇女交合而生龙种的传达室说,而与佛教毫无关系。而《大唐西域记》中关于葱岭以南、邻近印度的龙神话传说,其内容则与佛教中的人物有关。这也可说明西域是中国龙文化传入印度的一条路线。其七,中国原始的龙,具有较多的蛇形象和属性,印度龙也一样,与蛇有密切的关系。在佛教的绘画雕刻艺术中,龙王的头部后面一般都有一个展开的有三五个或七个头状物的眼镜蛇冠子。另外,佛经还常有“毒龙形状如蛇”的说法,也说明印度龙具有蛇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