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藤野先生教案

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理解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精神。二、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高贵品格的写法。三、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教学设想:一、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帮助,反映了日本学者为了学术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这是鲁迅先生怀念他的主要原因,也是本文的重点。文章在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时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要让学生记忆,从而理解文章重点。二、这篇回忆录题为“藤野先生”,但一半以上的篇幅并没有直接写藤野。作者却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写了日本“爱国青年蠢坦衡”的寻衅和课堂上看电影。这些事情和藤野先生有什么内在联系?鲁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篇的?这是本文的难点,要指导学生弄清楚。三、本文组织材料的方法,学生较难理解,讲课时可先理清作者以跟先生的交往为组织材料的线索,再分析作者如何以爱国主义思想来贯穿全文。四、本文语言精炼准确,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引导学生多读、多体会。五、本文所反映的生活年代离现在较远,对此教师应扼要作如下介绍:鲁迅留学日本的目的;鲁迅写本文时的处境;藤野先生的有关情况。六、研讨分析时紧扣课文前的“预习提示”、“训练重点”和课后练习,做到讲练结合。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现在我们再学习一篇回忆录《藤野先生》。这是鲁迅回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这篇回忆录与《回忆我的母亲》在写法上有所不同,文章带有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我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二、指导预习1.简介时代背景和藤野先生的有关情况。(1)这篇散文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1926年,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也是鲁迅先生的思想从进化论向阶级论飞跃的前夕。鲁迅后来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的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使有些准备。”这里说“休息”和“准备”,实际上是指回顾自己曾经走过的革命道路,总结和解剖自己的思想,准备迎接新的战斗。本文既盛赞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也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2)关于鲁迅赴日学医的目的(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3)关于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到东京学耳鼻科,以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开业。1945年8月11日逝世,终年72岁。2.本文是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主要叙事线索是鲁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怀念)。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或录音范读,并注意文章的结构层次,生字、词的读音和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语言。三、研习新课1.指导学生划分文章段落,提示学生在分段时要抓住叙事线索。学生讨论后归纳明确:文章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写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感。第二部分(第4—35段)写作者在仙台与先生的交往。(主体部分)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作者离开仙台后对先生的怀念。2.分析课文第信肢一部分。(1)提问:①这部分写作者在东京的哪些所见所感?②第1段里第1句中“无非”是什么意思?“这样”指代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下文有什么作用?③作者抓住什么特征,借用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研讨分析明确:①作者在东京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思想腐朽、不学无术,整天不是逛公园、赏樱花,就是学跳舞。正在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对他们的这种带做思想行为十分厌恶,不愿与他们为伍。所以文章一开头就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情绪,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又只好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这样,自然地引出了仙台之行。②“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这样”指代的是清国留学生盘辫子、散辫子、赏樱花、学跳舞,不图报国、醉生梦死的现实;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的恶浊气氛的厌恶;作用是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③描写清国留学生时,抓住他们盘辫子的特征。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作者运用夸张“形成一座富士山”,反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增强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等修辞手法对他们的辫子进行了形褒而实贬的描写,揭露了这些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不学无术,思想腐朽的本质,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感。(2)总结:这部分作者以辛辣的语言,嘲讽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揭示了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为下文结识藤野先生埋下伏笔。(3)指导学生集体朗读第一部分,体会语言鲜明的感情色彩。四 布置作业1.“揣摩·运用”题六第1题(堂上完成)。〔参考答案〕原文借助反语用了冷嘲热讽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现了作者对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清国留学生的厌恶,语言感情色彩鲜明,改过的文字就达不到这样的讽刺效果。2.结合课后“理解·分析”题一预习课文第二部分。3.借助工具书,完成课文“预习提示”中对所列词语的解释和给加点字注音。教案(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检查第一课时的学习效果和预习情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选取了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2)作者是抓住藤野的什么特征来进行描写的?(3)这一部分除了写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外,还写了哪些事?(提示: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职员对他的“优待”,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课堂上看电影。)这些事情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内在联系?体会“大概”“居然”等副词在句中的作用。(4)理解第5段的层次和段意。二、研习新课1.默读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理解·分析”题一。作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教诲,反映了藤野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也是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主要原因。(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这种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2.对藤野先生的形象的描写,除了选取典型事例以外,作者还抓住他的外貌特征,描写他的“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糊,“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几句话就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的学者形象。(要求学生画出描写外貌特征的句子。)3.除了四个典型事例外,还写了如下一些事情:(1)写从东京到仙台,途经“日暮里”和“水户”。从东京到仙台六七百里,所见甚多,但文章只提到“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因为“日暮”两字触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所以印象深刻,几十年后还记得。至于“水户”,则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作者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此对“水户”铭记不忘。写这些事情,反映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起了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2)写初到仙台所受到的“优待”。(难点)此段内容可分两层:第一层(1—3句)写“我”受到“物以希为贵”的“优待”,即不收学费,几个职员为我食宿操心。第二层(4—9句)具体写几个职员为我食宿操心。(认为我住的客店包办囚人的饭食,很不相宜,几次三番劝说,只好搬到别处。)(“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统领第一层,句中的副词“大概”表示推度、估计。作者到达仙台之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所给予的特殊关心和照顾,固然反映了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却把这些表示,推断为“物以希为贵”,这是作者感到自己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怜悯与同情。这里饱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反映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居然睡安稳了。”句中的副词“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意思是想不到前面说的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一般是不易安睡的,但出乎意料地睡安稳了,表达了作者对恶劣生活环境的不以为然。“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这段写初到仙台,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还是受到“优待”。这样写是为藤野先生出场前作准备,为后文要写的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心、爱护起了衬托作用。(3)写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匿名信事件)。(难点)先写收到预谋的匿名信,再简介匿名信的内容及有人在黑板上写广告,含沙射影地讥讽鲁迅,最后写事情的结局:“终于这流言消灭了”“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这是正义的胜利,是维护祖国尊严的胜利。尽管如此,作者在遭受凌辱后的辛酸和愤懑仍不可遏止,所以说,“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4)写看电影事件。(难点)作者在看放映日俄战争的影片时,又一次受到刺激,影片上的中国人因愚昧而被杀头,因愚昧麻木做围观的看客而实在可悲,在讲堂里还有一个看电影的“我”,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看作局外人、旁观者,影片的内容始终牵动着作者的心,他的内心的痛楚是可想而知的。当听到日本学生的拍掌欢呼时,更是火上浇油!不禁发出“呜呼,无法可想!”表达了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第(3)(4)两件事表达的思想各有不同的侧重。匿名信事件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要立志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看电影事件侧重写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揭示了这一造成我们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这两件事促成了作者为了祖国的富强而下决心弃医学文。(引导学生再看课文有关注释。)综上分析,第二部分所写的这几件事,既反映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又充分表达了鲁迅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三、布置作业1.完成“揣摩·运用”题七第4题。(堂上完成)〔参考答案〕副词“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这样地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悲痛与愤恨。2.预习课文第三部分。教案(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思考下列问题: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2.课文结尾一句话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的?二、研习新课阅读、思考、研讨后,归纳明确:1.作者离开仙台后虽未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和回过信,“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这里作者直接抒发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并说藤野先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最伟大的”,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位老师。怀念的行动:装订收藏经藤野先生改正过的讲义;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书桌对面的东墙上;把怀念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2.集体朗读结尾一句话,研讨其含义。“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从抓住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入手。)归纳明确:(1)“似乎”表明事实并未真的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2)“良心发现”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触动。(3)“增加勇气”是指作者在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迫害时,一旦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时,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4)“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5)“深恶痛疾”是“最厌恶最痛恨”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3.思考、讨论、归纳本文中心思想和主要写作特点。明确:(1)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他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追述了自己当年为国为民而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全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2)写作特点(参见第二课时的研习内容)。三、布置作业1.仿照课文第6—10段写一个新老师到班上上第一堂课时的情景。要求写出老师的外貌、神态、声调、语言、行动以及同学的反应,自己对老师的印象等。(堂上完成)2.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习要点1.了解文章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和组织材料,以时间为顺序,以作者思想变化为线索记叙的特点。 2.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3.深刻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语段。同步练习(一)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高耸(sǒng) 绯红(fēi) 驿站(shì)B. 烂漫(màn) 模胡(muó) 顿挫(cuò)C. 芦荟(huì) 匿名(mì) 深恶痛疾(wù)D. 诘责(jié) 教诲(huǐ) 畸形(jī)2.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宛如( )(2)解散() (3)倘若( )(4)芋梗()(5)解剖( ) (6)不逊( )(7)油光可鉴()(8)凄然( )(9)霉菌()(10)瞥见( )3. 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喝彩 发髻 为难 拆开B. 抑扬 慌话 叹息 叮嘱C. 疑惑 偷懒 拖辞 掌故D. 介意 泄漏 为难 操心4. 在横线上解释划线字。(1)油光可鉴 __________(2) 不逊 __________(3) 匿名 __________(4) 诘责 __________(5) 深恶痛疾 __________ 5. 对下面句子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写在( )内。(1)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A拟人 B比喻 C夸张)(2)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A夸张 B拟人 C比喻)(3) 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A比喻 B夸张 C反语)6.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主语、谓语,用“||”线隔开,指出宾语,用“ ”表示。(1) 仙台是一个市镇。(2) 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3) 我们边区军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4) 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5) 我从此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6)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7) 我只留两个箱子。(8) 起初生过纺车气的人也对纺车发生了感情。(9) 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都很有感情。(10) 纺车跟战斗用的枪、耕田用的犁、学习用的书和笔一样,成为大家亲密的伙伴。二、阅读 (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 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 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1.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下文有什么作用?2.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也”是承什么而说的?“无非”是什么意思?“这 样”指的是什么?3. 这段主要是写( )A. 东京樱花烂漫的景象B. 我与“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C. 我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反感。D. 我对东京的失望情绪。(二)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 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 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 也无怪他们疑惑:__________(2)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__________(3)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__________2. 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第三段中作者写道:“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作者觉得“特别听得刺 耳”的原因是( )A. 叫声特别响,使人听了很不舒服。B. 叫声违反了课堂纪律,影响了听课。C. 是日本学生发出的叫声,而作者是中国人。D. 日本青年的叫声极大地刺伤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4. 第三段中作者写道:“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那时那地”是指什么 时候,什么地方?“意见却变化了”指作者的什么想法?5. 用一句话概括(二)选文内容准确的是( )A. 作者对日本“爱国青年”的反感。B. 日本“爱国青年”的军国主义思想。C.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D. 电影演的是日本枪毙中国人。(三) 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场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 抑扬顿挫(2) 深恶痛疾2. 结合课文的内容,指出文中词语的含义。(1)似乎(2)良心发现(3)增加勇气(4)继续写3. 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1. C2. (1) 宛(wǎn) 2 散(sǎn) 3 倘(tǎng) (4) 芋(yù) (5) 剖(pōu)(6) 逊(xùn) (7) 鉴(jiàn) (8) 凄(qī) (9) 菌(jūn) (10) 瞥(piē)3. D4. (1)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用,“当镜子照”(2) 逊,谦逊。(3) 匿,隐藏。(4) 诘,质问。(5) 恶,厌恶。5. 1 B 2 A、C 3 C6. (1) 仙台||是一个市镇。(2) 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3) 我们边区军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4) 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5) 我||从此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6)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7) 我||只留两个箱子。(8) 起初生过纺车气的人||也对纺车发生了感情。(9) 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都很有感情。(10) 纺车||跟战斗用的枪、耕田用的犁、学习用的书和笔一样,成为大家亲密的伙伴。二、阅读(一)1. 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并引起下文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描写。2. 南京水师学堂。只不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行为。3. D(二)1. (1) 心里不明白,不相信。(2)日本所谓的“爱国青年”(3) 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2. 表达了作者对帝国主义者和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日本“爱国青年”把中国人看作低能儿的极为愤慨的感情。3. D4. “那时”指看电影以后,“那地”指在仙台,“意见却变化了”指决定弃医从文。5. C(三)1.(1)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2) 深深的厌恶和痛恨。2. (1)表明并未真的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强烈的表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2) 爱国思想、斗争精神受到触动。(3) 作者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的迫害,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和中国的希望,增加斗争的勇气。(4) 作者受藤野先生的鼓舞,有了斗争的勇气,继续写些同反动文人战斗的檄文。3. 怀念藤野先生,增加了战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