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如何正确理解“实事求是”?

如何正确理解“实事求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如何正确理解“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详细解释:

实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 

详细解释

1. 【解释】:指从实际对象出发,型轿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2. 【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3. 【示例】:总结经验要~,不可弄虚做假。

近义词:捕风捉影, 不折不扣 ,指天画地, 踏踏实实, 恰如其分

反义词:望梅止渴, 巧立名目 ,大吹大擂 ,故弄玄虚, 好高骛远 

实事求是造句:

1、我很疲倦,却毫不悔悟,不肯强迫自己作出一种服服贴贴,有益而实事求是的姿态。

2、身为主管,评定属下的绩效必须实事求是,不可以主观的成见为依据。

3、我们对自己的估计应该实事求是,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4、这次选举的结果让人发现,实事求是的政治人物,远比弄虚作假的受选民欢迎。

5、卜衫肆在说明中要实事求是和清楚明了,但不要动感情。

实事求是一词,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塌山献王传》,讲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这原本指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一个经学和考据学的命题,也是中国古代学者治学治史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