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海战的经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战斗初级阶段的这一误判对尔后战局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误判造成指挥员决心上的失误。“美坚”号单独出列,正好与接敌的鱼雷艇群相遇,因误判为“维源”号,岸上指挥所恐一旦交战鱼雷艇受损,便命令鱼雷艇转向110度避开“维源”号(实为“美坚”号),错过了攻击这一主要目标的绝好战机。误判还带来战术上的失误。鱼雷艇群把600吨的“维源”号当成900吨的“美坚”号,将鱼雷定深3米(攻击“维源”号应定深2米),发射8颗鱼雷,无一命中。误判还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维源”号是一艘炮舰,火力配备很强,鱼雷艇向其攻击时,“维源”舰向鱼雷艇编队实施拦阻射击,形成一道道弹幕,阻挡我编队通过,指挥艇就是在这时被击中舵机,使舵机失灵,为后来碰撞沉没埋下了隐患。对目标的误判是鱼雷艇攻击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还有3个重要原因:一是气象条件恶劣。镇海雷达站的误判本身就与天气恶劣、观察识别困难有关。由于风浪的影响,指锋轮挥艇雷达和报话机先后发生故障,没有及时发现距离很近的“美”字号。接敌过程中,3中队连续2次报告在前方和左舷发现大目标(“美”字号),可惜指挥艇报话机发生故障没有收到,继续执行岸上指挥所引导,离开“美坚”号迂回接敌;二是接敌速度太高。指挥所为阻止“美坚”号进料罗湾,命令鱼雷艇群以36节高速接敌。海面涌浪很大,敌舰火力很猛,加上高速航渡,很难保持战斗队形,结果形成单艇作战。单艇攻击受炮火威胁大,鱼雷命中率低。大风浪中开高速,阻力太大,快艇和涌浪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巨大惰性把鱼雷从发射管中拉了出来,有2条鱼雷自动出管,掉入海中,另有2条鱼雷出来小半截,等于自动点火, 报废了。战斗还未爆发,就失去4条雷,丧失了三分之一的战斗力;三是丧失了攻击的突然性。国民党海军是有组织有准备的轻型舰艇运输编队,“永”字号标准排水量行芦650吨,“江”字号标准排水量280吨,舰艇机动能力强,火炮威力大,鱼雷艇是攻击有防备之敌,不同于8月24日是攻击无防备之敌,大大增加了攻击的难度。鱼雷艇群从虎屿出发,经过敌占岛屿青屿,就遭敌炮火拦截,在待机点梧屿,快艇前后左右不断有炮弹爆炸掀起的水柱。就是说,鱼雷艇群起航接敌的全过程,始终处在敌人的监视之下,已无偷袭的可能性,只能强攻。
指挥所误判“维源”号出列,认为是攻击“美坚”号的最好战机,遂命令各艇群第二次出击。'23时,指挥所命令各艇群打开雷达,经过一段准备鱼雷艇于23时7分,护卫艇于23时10分开始行动。6艘鱼雷艇成单纵队,航速36节(后增大到40节),3艘75吨护卫艇和4艘50吨护卫艇随后行动,位于鱼雷艇右侧接敌。23时32分,鱼雷艇队成单纵队,以航向75°、航速35节接敌。镇海指挥所发现我鱼雷艇与敌“维源”号(实乃“美坚”号运输舰)有相遇的可能,遂令鱼雷艇转向110°避开。此一指令大概为全役最大的错着和败笔,等于白白放跑了已捞到网里的大鱼。否则,此时“美坚”号正满载军火,俨然一座海上火药库,中雷一发,都有可能致其起火燃爆,命归黄泉。6艘鱼雷艇、12条雷,只需十二分之一的命中率呀!吃柿子不拣软的捏偏找硬的啃,美坚”号与上边的四百余国民党军虎口余生。战后,东海前指上上下下无不扼腕叹息,雷达兵更因误判而悔恨大哭。23时40分,178艇雷达在左前方40链处发现敌舰。张逸民下令展开。
距离约30链,敌舰向鱼雷艇群实施拦阻射击,敌舰“维源”号密集的炮弹在海上形成一道道弹幕,快艇冲越弹幕时不同程度受损,指挥艇从艇首到艇尾被打中5发炮弹。加之航速过高,海上涌浪又大,艇只逐次掉队,未能保持队形。大队指挥艇在距敌8链时,见后续艇未跟上,一面命加速跟上,一面准备实施单艇攻击。23时48分━51分,我5艘鱼雷艇相继以单艇进入距离3-4链以内,此时,靠目视和敌猛烈火力已可判断,前方敌舰并非“美坚”,而是“维源”,但部队已经撒开,不可能再收拢兵力转移攻击目标了。此时发现当面有3艘敌舰只有2艘“江”字号,1艘“永”字号,没有“美”字号,重新寻找接敌已不可能,遂决心集中攻击“永”字号。23时48分,1中队各艇相继开始攻击。180、178、177、103分别占领敌左舷40°~50°射银带信击阵位,105占领右舷80°、距离5链阵位,相继发射。指挥艇近至敌“永”字号约1.5链,在剧烈的颠簸中发射2雷,敌舰进行规避,没有命中。放雷后以右舵退出战斗,因左主机中弹加不上速。随后赶来到的8号艇距敌1链左右发射1雷(左管雷出来一半报废),敌舰规避亦未命中。5号艇穿过“永”字号航向距敌2.5链发射1雷(右雷因风浪大颠入海中),敌舰没有规避,也没有命中。% e- B: E0 Z J( k23时49分至50分,3中队各艇距1.5━3链向敌“永”字号实施鱼雷攻击,相继发射4雷(3号艇鱼雷出来一半,7号艇鱼雷右管颠入海中),敌舰进行规避,无一命中,其中7号艇主机中弹加不上速。6艇鱼雷艇在3分钟内对敌“永”字号发射8雷,敌舰灵活规避,舰上2门76炮、1门40炮、5门20炮疯狂拦阻,鱼雷无一命中。174艇向敌舰“沱江”号发起攻击,同样未果。从技术角度分析,鱼雷没有命中的主要原因:一是单艇攻击,敌舰容易规避。6艇中有5艇攻击时敌舰都进行了规避,即以舰首对着鱼雷艇,使鱼雷从两舷通过;二是目标较小,攻击难度大。“维源”号标准排水量650吨,长度67米。条令规定,鱼雷艇只能攻击载重1000吨以上,舰长100米以上的目标。从理论上说,目标越大,命中率越高;目标越重,吃水越深,鱼雷的命中可能性越大。三是风浪太大,艇身失去了平衡,很难瞄准目标,也很难测定准确的敌向角。
23时50分,大队指挥实施鱼雷攻击后,以右舵撤出战斗,约3分钟后,发现左后方有1艇(4号174艇)高速接近,相距仅1链。大队指挥员急令左舵避让以免碰撞,不料舵机失灵。由于4号艇速度很高,即在瞬间发生碰撞事故。指挥艇碰撞后,艇首严重破损,前机舱底龙骨被撞断裂,加上艇身多处中弹,前进十几米后,艇尾翘起当即沉没。人员落水。4号艇左舷水线以上被压坏,机舱部分破损严重,右舷机舱前甲板被撞破3米多长的大裂口。该艇相撞后继续航行,因机舱灯光外露,敌舰炮集中火对其射击,中弹数发,前后机舱大量进水,8分钟后艇尾翘起沉没,人员落水。两艇相撞后,人员全部落水。加之前八二四海战之役损失之175艇,战功显赫的鱼雷快艇一大队一中队3条艇至此全军玉碎。指挥艇人员落水的地方距敌“维源”号只有100米,随时可能被敌舰发现。海上指挥员、大队参谋长张逸民号召大家把救生衣脱下来,不当俘虏。无线电班长汪维元第一个响应,带头脱下救生衣,战士们纷纷效法。后来敌舰渐渐远离,大家才重新穿上救生衣。落海人员吸取八·二四海战鱼雷艇沉没人员失踪的教训,围成一圈,保持体力。等待救援。两艇沉没人员落水后,指挥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命令7艘护卫艇在8架飞机的掩护下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战区进行海上寻找急救,同时沿海各县动员400艘渔船出海协助寻找,担任海上急救任务的75吨级护卫艇在出事海区严密观察,反复搜寻,天亮后仍在继续寻找。终于在8小时之内将两艇落海人员全部安全救回。快艇突击群主要因海上风浪太大,岸上指挥所雷达错判目标,没有完成预定任务。仗打得不理想,值得反思检讨之处甚多,当年的我方“战报”记录了查找出的若干教训:
※经过8月24日海战以后,敌对我鱼雷艇的攻击已有戒备,以机动性好、火力强的大型舰艇加强护航并对我鱼雷艇可能来袭的方向加强了警戒,我未根据这些情况,适当地改变兵力使用和战术手段,以致造成鱼雷攻击失利。
※鱼雷艇与护卫艇的协同组织得不好。鱼雷艇速度快,在前航行,护卫艇速度慢,反而随后跟进,势必形成鱼雷艇先到先打,使高速护卫艇起不到按计划直接掩护鱼雷艇攻击的作用。
※艇队出击后,岸上指挥所担心海上指挥员对情况处理不好而过多地干涉了他们的行动,指示通报频繁,战斗七十八分钟,给艇队发报六十四份,实际上艇队只译出七份,影响了通信联络的畅通。
※我方岸指对情况掌握不准确。岸上雷达将“美”字号误判为“维源”号,指挥所未加分析。当鱼雷艇在接敌中与“美”字号相遇时,指挥所却认为是“维源”号舰,而令鱼雷艇避开,结果放掉了主要攻击目标。
※指挥艇有16人之多,人员过于集中,一方面会影响战斗指挥和战斗动作,另一方面指挥艇遭到损失,会造成失去对整个兵力的指挥。
※180艇雷达故障后不能排除。转移引导关系又不及时;超短波故障后,灯光、手旗又因事先没有规定简易信号,无法实施指挥,形成单枪匹马,个个跃进,攻击无效果。
※此次战斗,处于两次台风间隙,风大浪大涌大,实际上不宜使用鱼雷艇作战。指挥上有急躁情绪,浪大,快艇速度又高,却过早地打开鱼雷固定栓,因此有3条鱼雷未经发射自动落水。另涌浪使队员艇逐次掉队,形成单艇攻击。如指挥艇当时能适当地控制航速,保持队形形成扇面射击,六艘艇攻击一个目标,是有可能奏效的。
快艇1大队参谋长张逸民战后认为,1958年9月1日的天气,不适宜鱼雷艇出击:”8月24日那天,风平浪静,有的地段,海面就像镜子一样平。飞鱼在我艇前腾跃而起,一飞就是四、五十条,能飞四、五米高,百十米远,有的落到甲板上,好看极了。这样的天侯对鱼雷攻击很有利。9月1日不同了,台风刚过,还有五、六级风,海面涌浪太大。我当海军以来。从来没有呕吐过,那天颠得哇哇吐。风浪大了鱼雷艇就很难保持队形,没有队形也就谈不上什么战术了。另外,一浪过来,艇上了高峰,紧接着跌进浪谷,紧接着后面的浪头又打过来……这样一颠一震,打开保险栓的鱼雷很容易自动从发射管中脱落入海,那天,我们6条艇,还没战斗呢,自己先甩掉了3条雷。岸上有些领导不是很懂海上,他在雷达里一看到目标,本能反应“你们得给我干掉!”主观上急着要敲掉敌舰,客观条件放到次要位置上去了。平时遇到这样的天气是不会出海训练的,那天用鱼雷艇,实在是难为了一帮战友弟兄了。没打上,岸上雷达误判要负很大责任。另外,岸上指挥也显得机械、呆板;不灵活,攻击的方位角都给你规定得死死的。就我自己而言,没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勇气,不按命令办,敌人进了料罗湾,这个责任怎么负?但从那以后,我接受了教训,不管你什么命令,我根据海上实际情况来处理,只要同样达到预期的目标。从海上指挥看,问题也不少,基本上是各打各的,打乱仗,我的通信又出了毛病,谈不上什么指挥了。”七年之后,张逸民终于驾驶崭新的“180”击沉了“永昌”号,雪了1958年落海之耻。 9月1日23时10分,厦门水警区护卫艇31大队护卫艇接到镇海指挥所“立即出击”的命令,即尾随鱼雷艇战斗群接敌。3艘55甲型75吨护卫艇以20节航速接敌。3艘53甲型50号护卫艇以18节航速接敌。鱼雷艇队损兵折将无功而返的同时,高速炮艇便正式担当起战斗主角的重任了。虽然他们并不知道那边鱼雷艇队打得究竟怎样,也没有意识到这一仗全仰仗他们的超常发挥了。国民党海军又遇到了一个面孔全新的轻量级快攻手。55甲型护卫艇中队组建刚1个月(7月25日成立,7月31日奉命由上海南下厦门前线),一建立就南下福厦前线,未经过专门训练,技术水平低,对武器装备的性能不熟悉;士兵中有60-75%是1957年入伍、1958年上艇的。全中队军官9人,参加过海战的6人,士兵86人中,参加过海战的只2人。全中队三分之一是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技术水平低,战术素质差。进驻厦门前线后,厦门水警区司令员高立忠每天赴中队驻地督促战前突击训练约1月,战术技术基础有所提高。正是凭借这1个月临战训练的基础,该中队参加了封锁金门作战中的3次海上战斗。8月24日海战,75吨护卫艇配合鱼雷艇作战,由于联络不通而没有打上,9月19日海战,该中队作为支援兵力已经出击,因编队运动耽误战机也未打上;9月1日海战75吨护卫艇不仅打上了,而且打得很精彩。
9月1日23时35分。紧紧跟进的3艘75吨高速炮艇航行约25分钟后,发现左舷15°、约5海里处(料罗湾方向)有一艘执行左翼警戒任务的国民党海军“江”字号猎潜舰(104舰“沱江”号,标准排水量280吨,满载排水量460吨),右舷45°约6海里处有一“美”字号。为阻止敌“江”字号进入我鱼雷艇战区,争取战斗提前打响以吸引左舷之敌,密切配合鱼雷艇攻击,护卫艇编队指挥员决心使用3艘75吨护卫艇插入敌护航运输队编队序列,即以左梯队高速插入敌编队序列,单独攻击左舷之“沱江”号猎潜舰。这是一个绝对正确的战术动作!问题是,鱼雷艇们压根就没有捕捉到“美坚”号。战场上的情势有时竟很像“正负得负”、“负负得正”的数学公式,此刻高速炮艇队如能以“误”对“误”进行处置,果断右转攻击防护力相对脆弱的“美坚”号,战斗企图仍有可能修得“正”果的。
3艇组成左梯队,高速接敌。23时50分。相距3000米,“沱江”以5门20毫米和1门40毫米炮率先向我护卫艇群开火,进行猛烈的拦阻射击。高速炮艇不予理睬,全速前冲,距700米处,我3艘护卫艇上6座双管37炮共12门速射37炮骤然还击,一串串火龙流星般越过波涛,奔向“沱江”。双方对射,比强比烈比狠比韧,料罗夜海炮声激荡心弦。我3艘护卫艇的6座双管37炮同时开火还击。敌我火力对比是6门对12门,我军在火力上占绝对优势。双方对射不到2分钟,敌舰火力即被我护卫艇强大炮火压制下去。密集的弹雨将“沱江”舰上无线电天线及桅杆上的旗绳全部打断。此时,金门方向发现情况,90毫米岸炮阵地开始射击支援,炮弹落在护卫艇周围,密集的水柱挡住视线,人民海军护卫艇群海上指挥员护卫艇31大队大队长魏垣武无法指挥战斗。混战中,大陆岸炮阵地开火,很快将金门岸炮火力压制,人民海军护卫艇群海上指挥员魏垣武趁势率艇贴近“沱江”号,越打越近,从700米打到500米。相距300米,高速炮艇减速侧身,以左舷敌向角70°-80°与敌同向同速运动、紧贴身长短射交替打。如同拳击台上三个小个子通力合揍一个大个子,这基本上是一场让“沱江”喘不过气来没反应没脾气的一边倒海战,透过朦胧昏暗的夜幕,依稀可见3艘护卫艇密切配合,逼近猛打,“沱江”遍体鳞伤千疮百孔。人民海军护卫艇群持续攻击15分钟,一直打到舱面弹药告罄,因炮弹一时供应不上不得不停止射击,火力中断约3分钟。。这种情况是不应当发生的。海上战斗一旦打响,应组织专门队伍运弹,保证弹药供应源源不断。“沱江”号的表现亦堪称坚忍顽强,趁我艇暂停射击之机,又以20毫米炮向我艇射击,致使558号指挥艇中弹3发,大队通信业务长张文彬同志受伤,操舵员阙水金同志阵亡。弹药供应中断的主要原因是战斗计划不严密,战斗组织不健全。战斗打响后,各艇均无人运弹,待发现舱面弹药告磬,临时组织人员下到弹药舱搬运,已经来不及了。此后,虽恢复射击,临时从弹药舱搬运上来的炮弹也只能保证一座双管37炮的射击,减少了一半的火力威力。75吨护卫艇装备的37炮是速射炮,弹药消耗很大,战前指挥员对此性能缺乏了解,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弹药的供应,造成战斗中出现被动局面。另外,由于缺乏训练,艇上各炮手不知道夏季南方沿海湿热气候条件下怎样保养武器器材,枪炮机件生锈较多,影响了战斗中机器正常运转;不熟悉艇上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及各开关的作用,炮手错把炮管冷却装置的“关”当成“开”,使6号、7号艇前主炮炮管因未能及时冷却而影响连续射击;不了解火炮瞄准射击的技术要领,发射炮弹的命中准确性较差,往往是一发上天一发落水,命中率较低。3艇共发射近4400发炮弹,只命中不到200发。
9月2日0时08分,一俟底舱弹药搬运补充完毕,3艘艇紧急补充弹药后37炮二度梅开,恢复射击,两分钟内再次打哑巴“沱江”号。3艘护卫艇紧急补充弹药恢复发射后,把“沱江”号围在核心,越打越近,越打越猛,打得敌舰甲板上空无一人。敌舰先是在海面上原地打转,见逃不脱我猛烈火网,便依仗其舰重体大,斜刺里加速向558号指挥艇冲撞,准备以小山似的庞大身躯,将两艇撞翻,企图突围。558号指挥艇即以右舷避让,556号、557号艇迅速跟进,敌舰仍处于我艇包围之中。敌舰无奈,转换目标向557号艇冲撞,557号艇避让后,另2艇集火猛打,打得敌舰失去机动能力。辅机舱进水,右主机停车,但我艇队队形已被冲乱。“沱江” 号 再无良计可施,不得已向海面发出求救信号,同时闭灯熄火,中断射击,隐藏在夜色中,丧失了战斗力。在搜寻“沱江”号时,三艘高速炮艇位于“沱江”不同方位,指挥艇在左前方发现1艘敌舰,误判是“沱江”号,实为前来拖救“沱江”号的另1艘敌舰,我艇队立即组织火力转向射击。敌舰不战南逃。我艇队因追击新目标而丢失了“沱江”号。未能将其击沉。因担心相互误射,并判断“沱江”即使不沉,也已是伤及内脏、无可救药的危重病号了,乃停止射击,撤出战斗。1时08分战斗结束,3艘75吨护卫艇遵令返航。约3分钟后回航途中,在海面发现鱼雷艇指挥艇落水人员,积极抢救鱼雷艇落水人员约10分钟,该艇16名落水人员全部营救上艇,包括快艇1大队的政委和参谋长。此后,4艘50吨护卫艇接镇海指挥所命令,去东碇岛以东25海里区寻找4号174鱼雷艇失事人员,于9月2日8时10分左右将该艇 9名落水人员全部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