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现象的成因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一、“后真相时代”定义在这个时代,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很次要了。人们不再相信真相,只相信感觉,只愿意去听、去看想听和想看的东西。谎话、流言、绯闻在网络上广泛的流传,呈现出真相的样子。相较于主流媒体,网民们更愿意相信彼此,如出现与自己立场相悖的证据,人们倾向于无视这些信息。有个流行于父母辈的等式:微信里说的>朋友群里说的>新闻里说的。获知真相的成本太高,人们普遍采取“避重就轻”的原则来应对事实,因此情感就显得廉价而又易于满足人的认知缺陷,事实自然就不那么重要了。“后真相”与两件国际事件密切相关,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大选,两场事件带给人们的共同观感是,在形塑公共舆论上,诉诸情感和个人理念可能比客观事实更加有效。二、“后真相”时代出现的原因1、社交媒体成为“后真相”的推动力(1)社交媒体赋予人们话语权,刺激信息的传播需求社交媒体的属性充分刺激了人们的需求,释放了人们的欲望,满足了人们在传统媒体时代无法实现的信息传播、意见表达以及社交需求。(刺激需求)(2)社群化传播下,社会成员倾向于观点固化社交媒体聚合了相同观点、兴趣的人们,形成了网络社群。网络社群以兴趣、观点、情感、价值观等为共同规范和连接纽带,和社群化传播互为条件。社交媒体的信息生产者利用算法机制精准地生产和推送信息,这不仅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社群化的信息兴趣和需求,而且还加固了社群。社群化传播很可能使社群成员生活在信息孤岛之中,强化其各种认识甚至偏见,成为加剧“后真相”的推动力。2、信息技术塑造“后真相”的语境信息技术更新带来的传播形态变化,也参与了后真相语境的形塑。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及其终端的多样与完善,去中心化的理念得以不断实现,人人都是传播节点的设想走入现实。信息大量生成,观点呈现多元,在算法驱动下,它们被精确地传送到高度分众化的目标群体中间。反过来,借助技术的赋权,用户同样可以在庞大的信息流和驳杂的观念丛中准确地定位、抽取、吸收特定的内容。它可能带来的后果是,用户在各自的口味和偏好中逐步内卷化,无形中促进了持有同质观念的用户集聚。有分析认为,这样的传播形态有可能构造观念的回音室或过滤泡效应,阻碍异质观念的交流。三、后真相时代应该怎么做?1、新闻媒体:专业主义2017年,一直以“快新闻”著称的老牌媒体BBC推出了“慢新闻”的概念。BBC国际总监兼新闻部副主任Francesca Unsworth说:“除了继续延续我们在突发新闻上的优势外,未来几个月中BBC将更加关注慢新闻。这意味着对话题有更深入的分析,还原事件的情景,并为观众提供新闻头条背后的事件(what)和原因(why)。”虽然我们提倡新闻媒体应该着眼于从事实到价值的转换,但基本事实是价值延伸的基础,情感赋予太多,理性就会丧失。因此新闻媒体应当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特别是主流媒体更要积极进行舆论引导,将社会意见引入到同一个方向上。2、监管部门:新闻核实查验机制“透明性原则”包括“公开的透明性”以及“参与的透明性”两个方面,“前者指的是新闻生产者是否对新闻制作过程保持公开,包括告诉公众事实来源,向公众展示已经在报道中囊括一切有关的利益团体,而后者指的是使公众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来,包括允许公众对报道内容有所贡献,使用‘用户生成内容’等。”监管部门应增强新闻核实手段,并提高虚假新闻的制作成本。3、受众:增强辨识和批判能力受众应该寻求多方信息源,而不只是满足接受一方提供的消息,对不确定的消息保持怀疑的态度,并且做到不传播。四、“后真相”影响泛化1、假新闻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欧洲小国马其顿一个小镇上,一群小青年为赚取巨额经济收入,大量炮制了以情绪渲染、鼓动友或则为目的的假新闻专供“川粉”。2、反转新闻“反转新闻”、“舆情反转”反映了信息无比丰富的社交媒体时代真相的稀缺。这是由于新媒体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现实,即为一条信息做深度调查的人越来越少,而评论、解构的人越来越多。正如白岩松所说团尺,如今新闻界的一大隐忧是“炒菜的人越来越多,而种地产好粮食的却好棚在减少”。相关论文拓展后真相时代:谁动了我的“事实”——基于移动互联网传播技术特征的分析——王舒怀《青年记者》(推荐细读)“后真相时代”社交网络的信任异化现象研究优先出版——全燕《南京社会科学》(推荐细读)新闻的真实面孔——如何在“后真相”时代寻找“真新闻”——周岩《新闻记者》(参考阅读)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对美式民主的考验与挑战——刘学军《新闻战线》(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