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象冲突,往往两败俱伤,怎么解?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在大象出没的地区,人象冲突往往是棘手难解的问题。近几年,人们请来蜜蜂,渐渐找出一个将两败俱伤的可能减至最低的方法。
在许多亚洲、非洲野象出没的地区,如何避免野象闯入农田往往是农民最头痛的问题。以往常透过挖壕沟、击鼓、设置通电栅栏等方式,但后来都被证明成效不佳,也造成近年人象冲突益发严重的结果,最终往往以两败俱伤收场。
人象冲突,往往两败俱伤,怎么解?拯救大象组织请蜜蜂来帮忙
用“蜂巢”做栅栏
近年来,不少农民发现新方法—“蜂巢栅栏”,不仅能有效避免大象破坏田园,又能避免直接和大象起冲突,还能借着蜂蜜小赚一笔外快,开始逐步采用、推广,成为短期内解决人象冲突问题的最佳选择之一。
人象冲突,往往两败俱伤,怎么解?拯救枝友锋大象组织请蜜蜂来帮忙
用线悬在木头支架中间,彼此之间再用铁丝串起来
什么是“蜂巢栅栏”?
农民们将木制的圆柱型蜂箱挂在木头支架上,支架和支架之间彼此间隔约10公尺,中间利用铁丝将蜂箱串接起来形成长串栅栏,这样每当有大象想要硬闯农田而晃动铁丝时,附近的蜂箱都会一同晃动,让蜂巢内的蜜蜂倾巢而出。
人象冲突,往往两败俱伤,怎么解?拯救大象组织请蜜蜂来帮忙
早在2008年,部分肯尼亚地区就已经开始采用“蜂巢栅栏”。
人象冲突,往往两败俱伤,怎么解?拯救大象组织请蜜蜂来帮忙
“蜂巢栅栏”这个点子最早是由非政府组织拯救大象的动物学家金(Lucy King)率先发明,她从当地农民口中听说“大象会避开到挂着蜂窝的树木附近觅食”的现象后以此为灵感,并在试验推行后获得良好成果,获得不少关注。
经验移植亚洲
在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协会的研究负责人梅塔(Prachi Mehta)眼中,印度西南部的北卡纳达县是一个推行“蜂巢栅栏”的好地方。这里不仅饱受人象冲突所苦,农民更早有养蜂经验。
与金联系请教后,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协会便在北卡纳达县展开试验计划。
计划负责人:没有农田被入侵
最终,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协会成功在印度重现肯尼亚的成功经验。目前,当地共有376位农民在农地周遭设置蜂巢栅栏,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协会北卡纳达县的计划负责人耶拉布尔(Ravi Yellapur)说道:“自从我在2015年加入计划后,就没有发生过任何一起大象破坏蜂巢栅栏入侵农田的案例。”
设蜂巢栅栏好处多多
蜂巢栅栏不只有效解决让农民十分头痛的问题,还间接改善作物的授粉状况,蜂巢产生的蜂蜜还让农民从中小赚一笔,在搭配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协会与地方政府提供的课程后,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协会发现不少社区对大象的容忍度都提高了。
泰国也开始移植此计划。
人象冲突,往往两败俱伤,怎么解?拯救大象组织请蜜蜂来帮忙
不是把蜂巢挂起来就有用
可是,想要复制类似的成功经验,绝对不是单单把蜂巢挂起来就能发挥效果,从栅栏设计方式、到当地的蜜蜂种类、蜜蜂的活动力等,都会影响蜂巢栅栏的最终成效。
首先是蜜蜂种类,肯尼亚的成功一部分得归功于当地活动力、攻击力都很强的非洲蜜蜂,像是东非蜂;相对的,许多亚洲地区栖息的蜜蜂主要是活动力、攻击性比较弱的东方蜜蜂,蜂巢栅栏的成效自然有差距。
人象冲突,往往两败俱伤,怎么解?拯救大象组织请蜜蜂来帮忙
然而,东方蜜蜂并非一事无成。事后证明,东方蜜蜂的蜂蜜产量比活动力、攻击性强的非洲蜜蜂们好上不少。
人象冲突,往往两败俱伤,怎么解?拯救大象组织请蜜蜂来帮忙
再者,攻击性强的非洲蜜蜂其实就像一把双面刃,不仅日后农民在告扒处理蜂巢时必须非常谨慎,在蜜蜂倾巢而出保护家园时,附近工作中的农夫往往也必须暂停工作,免得沦为蜜蜂们的目标。
够多农民投入、耐心等待成果
2012年,罗伊(VS Roy)在替印度农业技术管理署工作的时候也曾尝试推广蜂巢栅栏过,却因得不到足够的农民参与而失败。当2016年有机会再度于梅拉吞帕拉(Mayilattumpara)尝试时,他一到当地马上成立农民协会,邀请民众参与制定计划,提高农民的参与意愿。
即便如此,推行蜂巢栅栏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农民协会会长科切里(Johny Kochery)指出,“除非参与农民准备好进行集体、细致和需要大量耐心的实验”,否则很容易以失败收场。因为在蜂巢猛晌栅栏设立之后,农民还必须学习管理蜂巢、负担初期成本,才有机会看见成果。
相比印度,泰国却是满怀期待,他们的参与意愿极高。
人象冲突,往往两败俱伤,怎么解?拯救大象组织请蜜蜂来帮忙
蜂巢栅栏不是最终解答
然而,拯救大象组织的动物学家金也提醒各地采用蜂巢栅栏的人,蜂巢栅栏只是一项工具,不是问题的最终解答。
她说:“人们有许多方法可以避免大象靠近农田,与大象和平共存。毫无疑问的,蜂巢栅栏是其中一种方法,但它不会是解决问题的答案,其他方法也不会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