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益州是什么地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局瞎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隋开皇三年 (583年)﹐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此时益州仅为一郡之地。大业三年 (607)﹐又改州为郡﹐益州改为蜀郡,置太守。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称为益州﹐州置刺史。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废除州、郡制,改益州等州为剑南道。开元七年(719年)剑南道设剑南节度使,益州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益州改为蜀郡,益州遂除。
扩展资料: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等州为剑南道,治所位于益州。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开元年间置剑南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乾元元年(758年)分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和剑南东川节度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大部,云南省澜沧江、哀牢山以东及贵州省北端、甘肃省文县一带,非冲樱常著名。
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汉散腊丛初增设了广汉郡,汉武帝元封5年 (前1历年),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刺史部。三国末年,魏灭蜀后,分割益州,另置梁州。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建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