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九宫山的由来

九宫山的由来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通城的九宫山因何得名,始于何时,在民间有许多传说,也有不少的史籍记载。  相传:九宫山峰原比锡山峰高,是主峰,两峰合在一起叫银山,有银矿。紫微大帝一次来到银山主峰(即原九宫山峰),休息了三天。人坐的地方被压缩了九尺,成了山洼,就是现在的样子。紫微大帝临行时说:“这哪里是银山,只不过一堆锡罢了。”从睁逗此,银矿里的银子都变成了锡,山名也就改叫为锡山了。人们失去了银矿,生活很苦,后来就有人给紫微大帝修了座庙,昐望产银的日子再回来。结果,庙就在紫微大帝坐过的地方建了起来,命名“九宫庙”,并请了真人罗公远(又名罗思远,著名道仙)来此修道炼丹,因此,该山因庙名而得名“九宫山”,又因罗公远的修炼而得别名“罗公山”,叫“锡山”的,就只剩下西南一峰了。

  这虽然是个传说,但与史料所载,不少地方是互为印证的,如银山改锡山,就与《明史》以及许多史料的记载相吻合。至于改名的时间,从《读史方舆纪要》中所载“唐初置锡山镇”之语来推测,锡山命名亦当在唐代以前。同时,“九宫庙”出现,修炼的罗公远是唐代鄂州通城人(唐仙罗公远真人墓至今仍保存在九宫山上)。唐代道教盛行,风糜全国。“九宫庙”建于唐代似无置疑。  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为“三垣”,紫微星属“中垣”,是帝王的主命星,他的偶像居地,按人间帝王住所称谓,呼为“宫”。“中垣”之“宫”,简称为“中宫”。道教中,“中宫”即是“九宫”。可见庙名“九宫”不为无因,山因庙而名“九宫山”,亦不为无故。  当然以上只袜历不过是据传说,应证史料进行的一些推断。但据已查获的公史野乘的记载,表明通城的九宫山更是确切。 光绪《湖北舆地记》

光绪十八年(1895)出版的《湖北舆地记》载:“桃源洞之西北曰桐陂山……又西曰柳家山,又北曰九宫山……”清楚地载明了通城九宫山的准确位置。  同治《通城县志》

同治六年(1867)修《通城县志》卷三记:“银山,一名锡山,……其山东北一峰,旧传唐罗公远

修炼于此,故又名罗公山。明季李闯逃窜过山下,土人纠义勇击毙之(见廿二史)。”“九宫山,白沙图,锡山东支,一名罗公山。”也清楚地载明九宫山的别名和行政归属。

通山县光绪《九宫山志》

通山县光绪壬午(1880年)《九宫山志》对通城县九宫山也作了详细记载:“通城锡山东北一峰特起,旧传唐道士罗公远修炼处,一名罗公山,亦呼九宫山,上有九宫寺。悉好卖”通山九宫山有志始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由崇阳人王近伟纂修;重修于顺治八年(1651年),由江夏人胡希同编修;再修于乾隆三十二年,由武昌人殷必玲续修;光绪《九宫山志》是崇阳学者傅燮鼎以乾隆《九宫山志》为蓝本续修,所以对通城县九宫山的记载比同治《通城县志》的记载还详细。由此可见,通城县九宫山由来已久,决不是附会通山县九宫山而成。 另据通城县银城区锦山乡石背大队冲里段家段大旺、段树森家里分别保存的光绪乙未年(1895)、民国二十五年(1936)续修的《德义堂段氏宗谱》共二乘,都在卷一第一页第二世栏内记着:“必请,字守滨,号卷南,生建文四年辛巳十一月十三亥时,殁于成化三年丁亥七月廿一酉时,葬锡山石皮岭下九宫山前上首左边刘家咀石郭内,癸山丁向。”同时,卷首的《原谱序》中载明,段氏第一次修谱时间为明崇祯庚午三年(1630)。这两乘家谱表明,通城有九宫山。居住在九宫山下的王姓、廖姓等宗族,在其《廖氏宗谱》和《王氏宗谱》中均有其族人分别于雍正、乾隆、嘉庆年间葬于九宫山的记载。

九宫山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