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关于大自然的资料

关于大自然的资料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关于大自然的资料

如今,大自然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大自然是个巨大的宝藏,为人类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财富;大自然是位勤恳的清洁工,为人类清理着不计其数的垃圾;大自然是个画家,为人类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图画…… 大自然还是老师,毫无保拿携告留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知识与道理。 当我们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大自然这位语文老师便教我们怎么表达自己的思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隐虚头万木春。” 这些如此精辟的语言比起现实中老师教的“要有奉贤精神”“要有忧患意识,时时提醒自己去奋斗”这些枯燥的道理来,更能让人有所感触。 当我们还不会计算的时候,大自然这位数学老师便教我们怎么计算。“开始时树上有10只鸟,后来又飞来两只,最后被猎人射下5只,还剩几只鸟?”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老师会说正确答案是“7只”,但是大自然这位数学老师还会说“一只也没有也是对的,因为其他的鸟都被吓跑了”。可见,大自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更具实用性。 当…… 大自然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十分特别,他不像其他那些老师那样总是自己讲知识、说道里,让同学在一旁听着,大自然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感悟能力,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提炼成深刻的道理。 看到巍峨的高山,让我们感知到做人应当坚定、沉着,即使遭受多大的挫折,依然不改本色。 看到奔流的河流,让我们感知到做人应当纯洁、灵活,即使遇到悬崖峭壁,依然要翻越过去,绕过去,渗过去。 看到广阔的大海,让我们感知到做人应当大度、气魄,即使容纳了多少的污秽,依然出淤不染。 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老师。大风吹来时,石体左右晃动,但倾斜到一定角度就不会再动了,故称风动石。石为花岗岩石质,高4.37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正可观其伟,侧可观其奇,背可观其险。从背面看,状如玉兔的石岩伏在外倾的石盘上,巨大的石球,悬空而立,摇摇欲坠,令人心怵;从正面看,石如蟠桃,底部呈圆弧形,贴石盘处尖端仅数寸,悬空斜立...福建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中风动石在东山县铜陵镇东南隅岣嵝山东麓,塔屿在铜陵镇东侧。以风动石为中心,加上铜山古城、塔屿和西面的九消明仙顶、南面的马銮湾,构成独特完整的旅游景区。 风动石,又名兔石,东山风动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60多块风动石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现在它已经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 其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前后左右重量平衡极佳,大风吹来时,石体左右晃动,但倾斜到一定角度就不会再动了,故称风动石。石为花岗岩石质,高4.37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正可观其伟,侧可观其奇,背可观其险。从背面看,状如玉兔的石岩伏在外倾的石盘上,巨大的石球,悬空而立,摇摇欲坠,令人心怵;从正面看,石如蟠桃,底部呈圆弧形,贴石盘处尖端仅数寸,悬空斜立,狂风吹来,摇晃不定。石体正面,有明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等人所题“铜山风动石”大字,笔力雄浑遒劲。在风动石前的一块方石碑上刻有明朝督抚程朝京的诗:“造化原来一只丸,东封幽谷万层峦,天风吹向关中坠,海飚还得逐势转。五丁欲举难为力,一卒微排不饱餐。鬼神呵护谁能测,动静机宜在此观。”附近的铜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东、南、北三面临海,西面直达九仙顶,因依傍铜钵、东山两个村庄,故各取一字名之。城墙为花岗石砌成,长1903米,高7米,城堞有864个垛口,东西南北各有城门,西南二处建有城楼,为环山临海的水寨。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戚继光在此全歼倭寇;崇祯六年(1633年),巡按路振飞大帅徐一鸣在铜山海面二次击败荷兰帝国东印舰队;隆武二年(1646年),郑成功以此为抗清根据地之一,训练水师,收复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从铜山港和宫前港起航东征,统一台湾。城东门外海滨有天然石洞,传有虎踞,故号“虎崆”。洞长15米,宽约5米,有清泉甘美,大旱不干,壁上镌“灵液”石匾,称“虎崆滴玉”。城最高处九仙顶有“人世仙境”、“海天一色”、“宦海恩波”、“三岛春秋”等摩崖题刻20多处。一块刻有“瑶台仙峤”的巨石是当年戚继光、郑成功的水操台。塔屿,又名东门屿,与铜陵镇相隔800米海域,因山顶有一座文峰塔而得名。整个岛呈“工”字形,面积80.5公顷,与温州江心屿、厦门鼓浪屿、台湾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岛上礁石嶙峋,千姿百态。南端澳角海面有龙、虎、狮、象四屿,造型生动逼真。文峰塔为明嘉靖五年(1526年)福建巡海道蔡潮所建,塔身7层,高32米,座围14米,塔顶由两块圆圆的大石块相叠而成,是航海的标志。塔屿上有两个石洞。其中云山石室是黄道周的读书处,洞外镌有黄道周少年时手书的“云山石室”4个大字。洞边有清代巡抚潘思渠立的碑坊,横刻“黄石斋先生读书处”,背镌“仰止高山”;鹰石洞在石室对面,鹰嘴岩下,洞口上有块巨石如雄鹰顶立,上镌“石斋”二字,是黄道周卧室。《明史》记载:“道周学贯古今,所至者云集,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学者称为石斋先生。”明东阁大学士林钎题诗于室内:“洞门六六锁烟霞,碧水丹山第一家,夜半寒泉流幽月,晓天清露滴松花。”洞室周围有石刻多处,以书法家关云、成中心、张庭桢合题的“海滨邹鲁”、“黄道周笔书”、“石磐”最为著名。从漳州到铜山古城有班车直达,从铜山古城乘游船可到塔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