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什么叫石鳞

什么叫石鳞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什么叫石鳞

  石鳞,学名棘胸蛙(拉丁名:Quasipaa spinosa)又名石鸡、棘蛙、石鳞、石蛙、石蛤等,是中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 石鳞的养殖包括以下几方面:

亲蛙池的建造:亲蛙池面积以300-400平方米为宜。水面过小,则水温、水质变化激烈,影响亲蛙的正常发育;水面过大,则管理不方便。池深1.2-1.5米,能蓄水1m左右。池底应有少量软泥和水生植物。池堤坡比1:2.5。池的周围或中间应留有一定的陆地,以供亲蛙栖息、摄食,水、陆面积比以1:1为佳。陆地应种植草木、蔬菜等,池内移植一些水生植物,如金鱼藻李陆、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水葫芦等,便于亲蛙的隐蔽和栖息。

产卵池的建造:产卵池面积较小,一般50-60平方米,水深40-50厘米。浅水区的面积占水面如和1/3左右,以利亲蛙产卵,池内应移植一些水草,供亲蛙栖息,附着蛙卵。

孵化池的建造:及孵化箱的缝制:孵化池以专门设计的水泥池为好。面积1-2平方米,可数个连接,以便按不同的产卵期分批孵化。池用砖砌,表面用水泥抹光。池壁高60厘米,池底高出排水沟10厘米。位置尽量靠近亲蛙池、产卵池和蝌蚪池,以便转池。注水口与排水口相对成直线,排水口用弯管自池底导出。孵化池上方设雨棚以遮荫挡雨。蛙卵孵化还可用孵化箱。孵化箱可用40-60目的筛绢布或棉纱布缝制。孵化箱为敞口型,底面积1-2平方米,箱体高60厘米,固定在木框架或用竹竿漂浮在水池中即可。

蝌蚪池的建造:蝌蚪池可以是土池也可以是水泥壁土质池。饲养初期,以水泥壁土质池饲养效果好,一方面池水较清,池水不浑浊;另一方面蝌蚪可以吸附在池壁上休息。但水泥池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在蝌蚪变化为幼蛙时登陆不便。解决的办法是:在池中搁置一些木板、竹帘,以供幼蛙登陆。水泥池面积一般为2-4平方米,池深50厘米,有排灌水孔,并留有陆地。若用土池培育蝌蚪,面积宜大些,一般为10-20平方米,水深40-50厘米,在池的沿岸应搭遮荫棚,或种植瓜果遮荫。

投喂的饲料以黄粉虫等鲜活饵料为主,活饵要求大小适口。在适温范围内,日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在温度高于30℃时,可以不投喂。平时应根据天气、水质和蛙的摄食情况,酌情增减,做到适量、均匀。

分级饲养:随着幼蛙个体的增大、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要定期按规格大小归类分池饲养,以免幼小的抢不到食,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越冬管理:水温低于8℃时,棘胸蛙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降至10℃前,室外的棘胸蛙要移入室内、或搭篷保温越冬。越冬期间不必投喂。春季室外水温稳定回升到10℃以上后,棘胸蛙越冬结束。

在亲蛙下池前10天左右,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池消毒。亲蛙下池时用2‰的食盐水浸泡15-20分钟,再下池。亲蛙下池后,开始由于环境改变,很少出来活动,稍有声响即潜入水中。4-5天后即可活动哪橡顷摄食。亲蛙的饲料要求达一定的蛋白质含量,以亲蛙积累营养物质,促进其性腺发育成熟。在日常饲养中注意加入一定的肉骨粉和蛋氨酸,以增加怀卵量和精子活力。高脂肪、高热量的饲料少喂,以免亲蛙脂肪积累过量而导致难产。最好投喂一些鲜活饵料,如蚯吲、小鱼、虾、螺蚌肉等。越冬后的亲蛙日投喂量为体重的5-6%,产卵后1-2月,投喂量为体重的8-10%。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定点投喂。

投喂方法:一般在池边设食台,其底部用密网、窗纱布或编织袋,钉在木框或竹框架上,浮于水面,使食台内保持3厘米左右的水深,将活食投放于其内,让亲蛙自由摄食,膨化颗粒饲料也可投放在食台上。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活饵死亡发臭或饲料变质,均应及时清除。棘胸蛙的常见的病害有水霉病、红腿病、烂皮病、肠胃炎等。应预防为主,积极治疗,慎重用药。严格进行蛙池和蛙种消毒,每10-15天进行药物常规消毒;死亡的个体随时捞除,患病的个体及时隔离治疗。

渔药的使用:蛙病防治所需药物的种类、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参照NY 5071—2002《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执行,严禁使用国家规定的违禁药物。

敌害防治:蛙池上口应加盖防护网,防止鼠、鸟、蛇等敌害生物危害,在进、出水口加过滤设施,防止水生昆虫、蚂蟥等进入。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参考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168768.htm?fromtitle=石鳞&fromid=7339433&type=s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