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有关桥的对联

有关桥的对联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有关桥的对联

江河湖海架金桥;东西南北筑福路。(1)上联末字为桥(平声)、下联末字为路(仄声),按正格对联要求,可将原下联作上联,原上联作下联。(2)七言联多套用七言律诗中间二联的格律,其句式结构有二二一二,二二二一,一二二二等几种。本联句式结构为二二一二:东、西/南、北/筑/福路;江、河/湖、海/架/金桥。(3)七言联的平起格平仄安排为:——| |——|;| |——| |—。仄起格为:| |———| |;——| | |——。可放宽到一、三、五字平仄不论。二、四、六字平仄分明。此联上联失替(西—北—福,即平—仄—仄),下联不失替(河—海—金,即平—仄—平)。上、下联失对(西—河,即平—平;北—海,即仄—仄)。(4)“东西南北”可调整为“南北东西”,意如物义未变,但宴键可纠正失替和失对的问题:南北东西筑福路;江河湖海架金桥。这是一副较好的对联。虽然“南北东西”为四个方位词并列,“江河湖海”为四个水系名词并列,词性不完全吻合;但陆上铺路、水中架桥,合情合理。(5)说一点不完全无关的题外语。上联末三字“筑福路”均为仄声字,俗称“三仄脚”,古人多不取,今人已“自己解放自己”。但由于仄声字音调急促,读起来略显不和谐。若将“筑”改为“铺”,再将“福”具体化为“富”,可能更好些。2、 四化宏图添锦绣;万里江山飞彩虹。(1)“四化宏图”、“渣祥液万里江山”,从大处着笔,气势磅礴,思路可取。(2)上联可通用于许多场合,例如作为春联,而且年年都可以用。所以这半联有概念化的倾向。(3)上、下联前六字平仄完全相同,虽本边不失替,但上、下联严重失对。(4)保留与桥有关的下联,另撰上联,使意义更贴切,且纠正失对的问题。上联可从不同角度来对:从世界范围而言,可对“千条脉络通寰宇”;从全国而言,可对“九州天地开新路”;从中铁大桥局本身而言,可对“五旬岁月留奇迹”;从个人感受而言,可对“一生汗水洒天堑”等等。以上各对句(上联)本边均不失替,与出句(下联)均不失对。3、 路通千家路赶路;桥延万户桥连桥。(1)本联采用白描手法,只说桥梁座座、大路条条,至于桥和路有何作用,不言自明。(2)上联有三个“路”字,下联在相应位置有三个“桥”字,且平仄相反,故上、下联中重复字使用得法,突出了路与桥这两个主体词。(3)上联平仄失替,上下联第二字平仄失对。(4)“千家”与“万户”意义相同,合掌。(5)上、下联末三字连仄、连平,只要稍加调整便完全可以避免。(6)为解决上述各问题,原联可改为:路通万里路连路;桥架千河桥接桥。亦可改为:路筑千乡通富路;桥延万座接天桥。4、 大事无成经风雨;老生有梦化彩虹。(1)上联颇含伤感,虽经风历雨,却事杳龄增,有不堪回首之慨叹。在大桥局庆祝建局五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回想起“不如意事常八九,可对人言无二三”的往事,感情倒是真挚的。也许由于过谦,小功早立,大事无成,颇为愧疚。但对联作者并没有总停留在多愁善感中,下联笔锋一转,便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老年尚有未圆之梦,仍在追求,聊足自慰。此联用的是抒情手法,颇富诗意。这是完全从个人角度来写的。(2)也可以站在整体建桥英雄队伍的立场上来写,那就不会出现“大事无成”这样的消极词汇,而是“大事能成”的雄伟气魄。(3)本联上、下联均失替;在失替的情况下,尽管上、下联之间看似不失对,但不能将错就错。(4)从词性上看,“风雨”可以拆成“风”和“雨”两个并列名词;而与之相对的“彩虹”是“彩色的虹”,属偏正句型,故对仗欠工。(5)原联试改成:大事能成沾雨露;平生有梦化霓虹。修改后的下联和上联具有因果关系。正因为平生有梦,所以大事能成。“雨露”和“霓虹”既可合读,亦可分读。“雨露”一词还含有“恩泽”之意。将“老生”改“平生”是因为“梦”并非老了才有的,而是从年轻时便有了,而且还改善了音韵效果。5、 一湖秋水映明月;两江烟雨锁虹桥。(1)句子用词典雅,写景清幽。晚观则水映浩月,晨眺则烟袅长虹,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一“湖”可实指鄱阳湖或洞庭湖,也可泛指一处湖泊;两江可实指长江与黄河,或站在汉阳龟山上鸟瞰长江与汉水。文句意境开阔,浮想联翩。(2)从词性上看,一湖—两江,秋水—烟雨,明月—虹桥均为偏正句型,以动词“映”、“锁”连成句子,对仗不可谓不工。但这不是一副合格的对联,因为平仄失调,真是功亏一篑。可见字之平仄在对联中是何等重要。(3)按平仄要求修改半边即可构成一副较好的对联。试保持上联不变,下联可修改成:两岸高山引大桥。或保持下联不变,全联可为:一叶扁舟浮瀚海;两江烟雨锁虹桥。6、别梦三更牵故土;家书万里架心桥。此联获第七届“云鹤杯,暨首届“大桥杯”征联大赛优秀奖,作者为湖北通城之徐龙保。全联格律严谨,对仗工稳,平仄一字不差,词性完全吻合,是一副标准的律句联。(1)联文浅而不俗,恋而不伤,思而不怨,离而不苦。其浅近处,颇有“床前明月光”(李白)的影子;其依恋处,似是“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的缱绻;其相思处,近乎“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应;其离别处,只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的愿望。(2)上联“别梦三更牵故土”这和毛泽东的“别梦依稀咒逝川”(七律《到韶山》)的境况完全不同,这里不须诅咒,但却是万般牵挂。每当建桥勇士因工期所限甚至“三过家门而难入”时,留下的只有思念了,“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下联“家书万里架心桥”和杜甫的“家书抵万金”(《春望》)的背景亦完全不同,是处于太平盛世,不存在”峰火连三月”。不过,有一座早已架起的无形的“心桥”,较之鸿雁传书来得更快,是瞬息可通的。“牵”、“架”二字用得好,是全联的一双眼睛。总之,这是一副较好的抒情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