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考中的春闱是指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古代科考中的春闱是指明清京城会试,均在春季举行闭段,是科举考试名目之一。
资料拓展:
会试是科举考试方式之一,为较乡试高一级的考试。因士子会集京师参加考试,故名。又因在春季由礼部主持,亦称“春闱”、“礼闱”。相当于唐宋的礼部试(省试)。会试之称始于金朝,元、明、清沿用。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考试内容重经义,轻诗赋。明清各省乡试中式的举人,于次年二月(清乾隆以后改在三月)入京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以往各届会试中未中的举人也可一同应试。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也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
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录取名额不定,明代约300名左右,分南、北、中三地域按比例录取。
清代无定额,每科自百余名至二三百名不等,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1730年),录取406名,最少的一次在兆消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共取96名。各省被录取的名额,以应试人数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会试揭榜后,中试者于下月应殿试。
会试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乡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即每逢子卯午酉年举行,为会试前一级考试),即丑、辰、未、戌年春季,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族态知监监生皆可应考。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
另有同考官18人(明代初为8人,以后有所增加,多时曾达20人),多由翰林充当。考试时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手续与乡试一样。参加会试的举子应先行复试,道远不及者,得于会试后另行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