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是世界诗歌史上的怪胎另类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格律诗是中华文化园里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文化的一件瑰宝,相比于其它文体,格律诗有其独特的风韵,具有独特的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骄傲,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诗歌能与中国的格律诗相媲美!
说格律诗是世事诗歌史上的怪胎另类的人,要么就是没文化,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么糟蹋,我觉得这种人连做中国人的资格都没有。
格律诗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是中国人,就没有理由对格律诗进行侮辱、贬低、践踏、摧残!
格律诗只是一种诗歌形式,它有自己的条条框框,有创作难点,这也正是它的魅力和乐趣所在,也正是它的规整和高雅之处。它流传了上千年,至今仍熠熠生辉!
不喜欢它的人,离它远点就是了,去喜欢格律诗以外的诗歌是你的自由,让喜欢格律诗的人去喜欢、研究、创作,互不干涉,何乐而不为呢?何必恶语相向,把格律诗说得那样不堪?
飞花《作娟悟语》我认为不但不是怪胎另类,而是美丽绝伦。望眼世界,中华民族的传统诗词文化手屈一指。是朵久开不败的灿烂鲜花,在擅常爰好格律诗词人的传承之下,赿开越茂盛,赿开赿艳丽。应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格律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积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高度概括和结晶!
说句实话,以前对格律诗知之不多。虽然在学校学过李白和杜甫,柳宗元以及其他诗人的诗,并且按照老师要求背诵,至今记得。但并不了解诗歌之种类,只是机械的记忆。自从上头条懵懵懂懂,打趣吟诗被批不懂格律之后,倒激发了我了解格律诗的热情。所谓格律是唐代兴起,叫近体诗,有五言、七言绝句,严格要求平仄压韵对杖,什么平水韵,林正韵,五四运动之后有闻一多代表的新韵,这是我的初步理解。
我虽欣赏格律诗,但我不愿受平仄的束缚,什么阴平阳平上声下声,不愿费那脑筋。我还是那句话不喜欢戴着镣铐跳舞,希望精神的释放,还是喜欢自由自在的写新诗。我虽不用平仄,但因为我喜欢唱歌,歌词都是压韵的,所以我写诗力求有韵角,有意境,郎朗上口才好。尽量做到闻一多所说的三美。
我希望国家挖掘人才,成立专门研究格律诗的机构,继续发扬和传承格律诗。使格律诗这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光彩夺目!文/顾作娟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格律诗不是怪胎,但也不能作为现代诗歌的发展主流。
格律诗在中国延绵千年,相当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绘画艺术,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格律诗诗人,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最伟大的传统古典主义诗歌艺术。
格律诗讲究格律,句式,押歆,甚少突破、创新内容,体现的是受约束的艺术表达方式,是存在一定缺陷的。
现代社会,艺术百花齐放,人们己不再满足于单一艺术表现方式,古典主义诗歌,只是现代诗歌的基础,现在早已涌现一批突破传统艺术,勇于创新的诗人,均突破了古典主义艺术的传统表达方法,对现代诗歌的约朿和桎梏,在二十世纪初期,甚至出现了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诗歌表现方式,整个西方诗歌界体现百花齐放的勃勃生机。
而格律诗己成为一种历史,只适合人们在戏剧、书本中欣赏吟诵,不再有现代诗人去重新创作,因为离开特定历史时期,格律诗己不再有土壤去繁衍、生息。
格律诗诗歌,己渡过了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可以作为现代人业余吟诵,欣赏的一种文艺生活方式,但不能作为现代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流。
问题:格律诗是世界诗歌史上的怪胎另类么?
前言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使用了”怪胎另类“这个词,可见对于格律深恶痛绝了。但是诗歌总是有些规则的,不过有的繁琐些,有些简单些。
首先,格律并不是太复杂,一个初中生认真听的话,估计几分钟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如果了解欧洲古诗规则的话,就不会自以为只有咱们祖先喜欢”带着镣铐的跳舞“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国内的诗坛有过以闻一多为首的格律派与非格律派之争,这个争端不是指的旧体诗,而是指现代诗。
很多人当时接触到西方诗并且学习写现代诗,其实就是把外国诗翻译成汉语的白话诗,或者用白话文丝毫不讲任何规则地"写诗",因此受到闻一多等人的批判。
一、西方的十四行诗
其实西方的十四行诗(商籁体)比起我们的格律诗来说,一点都不简单。
大家都知道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和俄罗斯的诗人普希金 ,他们都是擅长十四行诗的高手,十四行诗也翻译为商籁体,这一类诗体就是西方的格律诗。 从诗的结构而言,有4+4+3+3、有8+6、有4+4+6等。 押韵就更复杂,和我们中国传统的押韵方式有很大区别:
交韵。又叫"交叉韵"、"换行韵"-- 一三行押,二四行押(ABAB);
抱韵,又叫"首尾韵"、"环抱韵"-- 一四行押,二三行押(ABBA);
随韵,又叫"连续韵"--一二行押,三四行押(AABB);
叠韵,又叫"重叠韵"--两行押韵(AA)。
中国的文人如果用汉语写这种诗体 ,估计这是最难的新诗了。现在会写十四行诗的汉语诗人不多了。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Shakespeare Sonnet 12
When I do count the clock that tells the time,And see the brave day sunk in hideous night;When I behold the violet past prime,And sable curls all silver'd o'er with white:When lofty trees I see barren of leaves,Which erst from heat did canopy the herd,And summer's green, all girded up in sheaves,Born on the bier with white and bristly beard;Then of thy beauty do I question make,That thou among the wastes of time must go,Since sweets and beauties do themselves forsake,And die as fast as they see others grow;And nothing 'gainst Time's scythe can make defenceSave breed, to brave him when he takes thee hence.中文翻译的这首诗:
当我数着壁上报时的自鸣钟,见明媚的白昼坠入狰狞的夜,当我凝望着紫罗兰老了春容,青丝的卷发遍洒着皑皑白雪;当我看见参天的树枝叶尽脱,它不久前曾荫蔽喘息的牛羊;夏天的青翠一束一束地就缚,带着坚挺的白须被舁上殓床;于是我不禁为你的朱颜焦虑:终有天你要加入时光的废堆,既然美和芳菲都把自己抛弃,眼看着别人生长自己却枯萎;没什么抵挡得住时光的毒手 ,除了生育,当他来要把你拘走。我们翻译这些十四行诗的时候,没有办法依照十四行诗的规则,就如同把我们的古诗词翻译成外文一样,也不可能依照旧体诗的规则。
用中文阅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用英文阅读杜甫的格律诗一样,说读者还能体会诗歌中的美好恐怕是吹牛了。
最多明白诗人写的是什么意思而已,其韵律之美和意蕴之美是无法体现出来的。
二、冯至的《十四行诗》
我们可以看一下冯至的 十四行诗 。这首诗按照4+4+3+3分成了三段, 这首诗第一、二段的押韵是“抱韵”:ABBA(例如第一段:落、 埃、 代、棵)。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
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
象秋日的树木,一棵棵
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
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
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
在自然里,象蜕化的蝉蛾
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
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
未来的死亡,象一段歌曲,
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
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
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三、卞之琳的十四行诗
再看一首卞之琳的《望》,这首诗依照8+6分成了两段。第一段押韵是A##AADDA,第二段AABCCB
小时候我总爱看夏日的晴空,
把它当作是一幅自然的地点:
蓝的一片是大洋,白云一朵朵
大的是洲,小的是岛屿在海中;
大陆上颜色深的是山岭山丛,
许多孔隙裂缝是冷落的江湖,
还有港湾像是望风帆的归途,
等它们报告发现新土的成功。
如今,正像是老话的苍海桑田,
满怀的花草换得了一把荒烟,
就是此刻我也得像一只迷羊
辗转在灰沙里,幸亏还有蔚蓝,
还有仿佛的云峰浮在缥渺间,
倒可以抬头望望这一个仙乡。
四、闻一多新格律派:三美
闻一多先生在1926年5月发表《诗的格律》一文,提出新格律诗的理论主张,核心是讲究诗的"三美":
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绘画美:指诗的辞藻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美:指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有整齐之感。闻一多提出的三美其实比起十四行诗简单多了,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很多的现代诗,连三美都没有做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闻一多《死水》
结束语
如果了解西方的古诗,就知道把咱们传统诗词中的格律诗当作”怪胎另类“是一种深深的误解。
无论中西,前辈诗人们都对于自己民族的诗歌进行了不懈的探讨研究,这些不是糟粕,而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老街味道
【唐贤读破三千纸,勒马回缰作旧诗】
格律诗怎么会是世界诗歌史上的怪胎另类?!格律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只有中国人才配有这种高贵优美的诗歌体系;只有使用汉字才能作格律诗。前辈先贤己有定论,闻一多先生的一首七绝最具代表性。
六载观摩傍九夷,吟成鴂舌总猜疑。
唐贤读破三千纸,勒马回缰作旧诗。
一一【民国】闻一多《作旧诗》
(注)九夷:《后汉书》“夷有九种”。此处泛指外国。鴂(音决)舌:绕舌之意,此处指:新诗带西洋味,读来无韵味很不顺囗,作者对新诗表示怀疑,持否定态度。
依郭人家竹樹圍,驕陽卓午盡關靡。
稻花香破山塘水,翠羽時來拍浪飛。
一一聞一多《北郭即景》
闻一多(1899一1946),現代著名诗人,湖北浠水人。一九一二年开始写旧诗,五四前后才写新诗。著有《闻一多诗文集》
附本人拙一首,望指正。
石薹藏小蟲,仰首見歸鴻。
竹影佳人過,江聲墨客蹤。
風隨殘葉去,雲與淡霜同。
最盼窗飛雪,更憐秋色濃。
一一丁酉立冬(閬水漁民白溪釣)
水流响不停,
敲锣两面声。
中国古诗属于中国古文明的历史见证,文化之精髓。被今人用普通话发音,新华字典字意演绎成“怪胎另类”痛之切,切之悲,悲之泣……
“五韵六令合一为律,五律,七律”。
《尚书》鉴诗为事,《大典》鉴字为声。不知何时,横空冒出古诗建造的原用材(平仄,水韵,狐韵,撞韵……),画蛇添增蜈蚣腿,不是怪胎也另类。!!!
题主用如此恶意的词语暗示和诱导人们狂喷格律诗,让人觉得很无语。
千万不要这样说,这是走另一个极端,我们既不赞成那些认为不懂格律就不能作诗的观点,也不赞成写格律诗就是另类,格律诗是自唐之始诗歌的一种高级形式,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中国诗的顶峰,今天我们依然津津乐道“唐诗宋词元曲”,今天稍微有点文化的人都会背几首唐诗,这些唐诗大都是讲究格律的,之所以讲究格律,是因为这样更容易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印象深刻,并非“怪胎”!
今天,我们常常这样说: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歌时代,应该有一个非常宽容的环境,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都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让等多的人爱上诗,而且能做出好诗,不能曲高和寡,即使有雅和俗之分,也是雅俗共赏,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丰富多彩,这才是诗歌真正的春天!
非也!
格律,汉家独有。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平仄相间,五音俱备。
天地闻之情恸,神鬼咏来长太息。贤人达士养心性,平民百姓修福缘。其呤哦有礼,摇头晃脑,仿佛神仙。其义理深长,人情眼下,心旷神怡山水间?
一字半句,滴水天河。二言三拍,惊涛拍岸。四马五牛,浩浩荡荡风云起,六丑七巧,恩恩怨怨留人间。八仙过海九九恨,只因重返五行山?
好的格律诗高度凝炼,优秀作品几乎字字珠玑,这的确是远高于其他诗体的“另类”,但绝不是什么“怪胎”!怪胎者,或肢体多余残缺,或奇形怪状有异,都是不能存活的生物体。而格律诗历经几百年长盛不衰,形式完整完美,音调铿锵委婉,写景引人入胜,状物神形兼备,表情深刻真实,意境绵长悠远,多一字成蛇足,减一字则意亏,真个是华夏古文化的精髓,世界诗歌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