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和苏辙。
三苏指的是北宋时期的散文家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在唐宋时期,三苏是唐宋八大家当中的三坦余位,其中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宋仁宗初年,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齐聚东京赶考。欧阳修在看完了苏轼的试卷以后,因为欣赏他们的文采,便把他们父子三人一同举荐给了宋仁宗。
宋仁宗在看完了他们的作品后也同样很钦佩他们,很快,他们的文章便在宋朝上下大受欢迎。就连一些朝廷里面大夫也会争着强读他们的作品,很快便引来了很多文学之士来效仿他们。
扩展资料:
苏洵在官场上没有出人头地,好在情场上遇了一位红颜知己,还得了两个聪明乖巧的好儿子,老苏有了孩子当了爹,人也算是活明白了几分。
他想着,不能让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得时刻提点着他们,做人得明白人情世故。所以,苏洵就给儿子琢磨了这两个名字,老大叫苏轼,老二叫苏辙。
老苏四十岁上,专门写了篇文章,说这马车有车轮,有车盖,样样都有用处,只有做扶手的车轼没什么用处,不过是个图好看的摆设,可是,如果没了车轼,瞧着也不像那么回事。
这就是提醒苏轼,人不光要有真才实学,面上的事也得过得去。再有这车辙呢,本来是车辆前进的必要条件,可是世人说起车的好处,从不提车辙的功劳。
不过,车子要是走错了路,也没人想起怪罪车辙。其实,这就是提醒苏辙,为人要低调,咱不求出什么大名,只求别惹亏信笑麻烦。
眼瞅着苏轼和苏辙小树似的风吹就长,才学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苏老先生想着,孩子大了,得出去见见世面,于是,就乘着一叶轻舟漂过了万重山。
一父二子这三销含苏,一路到了东京汴梁城,一场考试,苏轼就中了第二名。要说,苏轼本来天下第一的好文笔,欧阳修拿到苏轼的考卷,立马就被那洒脱的文笔震住了,本想大笔一挥给他个头名。
可是,欧阳大人又觉得那文风有点熟悉,像是自己的学生曾巩,为了少让别人说闲话,就把这篇卷子批了个第二。
等到金榜一贴公布成绩,欧阳修这才知道,原来,那篇印象深刻的好文章出自苏轼之手。这时候,欧阳大人又想起一码事,文章里面有几句话特别出色,就想着找苏轼打听打听文章的出处。
谁知道,这青年才子说的话更有个性,苏轼说了何必知道出处,这样的文笔,这样的性格,让欧阳修也服了气。
他对人说,这后生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放他出一头地,绝对是必须的,我这样的老头子还是退避三舍吧,这正是出人头地这个成语的来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