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三国中马谡怎么死的,是什么心情

三国中马谡怎么死的,是什么心情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建兴六年(228年),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拆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蜀军撤军后,马谡被诸葛亮处死, 另说死于狱中。

挥泪斩马谡,一说是《三国演义》中,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

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原因,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的必然性。

三国中马谡怎么死的,是什么心情

结局争议

对于马谡的结局,《三国志》中却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记载。

《三国志·蜀书·向朗传》的记载是“谡逃亡,朗知歼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 基于此种说法,民间产生了很多相关的传说,比如在姜维传的设定中,马谡潜逃后改名宁随,并在诸葛旅改扒亮病逝后重新为蜀汉效力。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则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即马谡在狱中病故。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则和《三国演义》中的说法相同:“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即诸葛亮下令处斩了马谡。

三种说法都出自原作者陈寿。同一个作者、同一部史书中对同一个人的记载出现三种截然不同的情况,表面看上去,马谡的结局是存在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