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词条

唐代的印染方法有哪些

唐代的印染方法有哪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唐代的印染方法有哪些

唐代的印染方法很多,著名的有夹缬、蜡缬、绞缬、碱印等几种。(1)夹缬。夹缬实际上是镂空版印花。盛唐时期极为流行,它是将布帛对正慎磨折紧紧地夹在两板中间,然后就镂空处涂刷染料或色浆。然后入染,除去镂空版,对称花纹即可显示出来,有时也用多块镂空版,染成二、三种色彩。夹缬的图案特点是花纹对称,具有均衡的美。(2)蜡缬。现在称为蜡染。传统的蜡染方法是:先把蜡加温熔化,再用三至四寸的竹笔或铜片制成的蜡刀,蘸上蜡液在平整光洁的织物上绘出各种图案。待蜡冷凝后,将织物放在染液中染色,然后用沸水煮去蜡质。这样,有蜡的地方,蜡防止了染液的浸入而未上色,在周围己染色彩的衬托下,呈现出白色花卉图案。由于蜡举斗凝结后的收缩以及织物的绉折,蜡膜上往往会产生许多裂痕,入染后,色料渗入裂缝,成品花纹就出现了了一缝丝不规则的色纹,形成蜡染制品独特的装饰效果。日本正仓院就藏有唐代蜡缬“蜡缬象纹屏”和“蜡缬羊纹屏”,是蜡缬中难得的精品。(3)绞缬。又名撮缬或扎缬,是我国古代民间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它制作简易,风格朴质大方,为人们喜爱。绞缬花样色调柔和,花样的边缘由于受到染液的浸润,很自然地形成从深到浅的色晕,使织物看起来层次丰富,具有晕渲烂漫、变幻迷离的艺术效果。有时用线将布钉扎成各种花纹,然后入染,由于钉扎部分不能染色,形成色地白花的装饰。名画家周吭画的《簪花仕女图》上都是身穿妇女流行服饰“青碧缬”的妇女造型。(4)碱印。也可称为碱缬,碱剂印花是一种利用碱性物质对丝胶的溶解性能及对某些染料的阻染性能而进行的防染或拔染印花方法。具体办法是利用碱对织物的化学作用。由于染料能溶于碱性的不同物理性质,用草木灰或石灰等强碱性物质,调配成印浆,施印于生丝坯绸上,从而使花纹部位的生丝膨胀脱胶,所以碱印出的花纹,能形成深浅不同的色调。或在此基础上,再行入染,利用生丝熟丝在染液中上色率的差异,形成深浅不同的色光。唐代的染织工艺努力追求华丽的色彩效果,丝织的品种很多,而以织锦最著名,一般称为“唐锦”。唐代的锦以纬锦为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锦是古代丝织品中最精美也是最贵重的纺织品,它是以提花织成各种花纹的多色多重织物。唐锦的艺术风格以富丽绚烂、清新流畅为特征。图案花纹多以各种花草禽兽几何图案及文字为题材,可分为联珠纹、团窠纹(团花)、对称纹、散花、几何纹、晕涧等。唐锦是用纬线起花,纬锦的优点是能织出复杂的装饰花纹和华丽的色彩效果。加以唐锦在传统的图案花纹基础上又吸收了外来的装饰纹样,使它具有清新、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隋唐织锦上的联珠纹和敦煌藻井上的联珠纹,已孝或经较为普遍。所以,唐代联珠纹的发展,只能说和当时的波斯风格相适应而己,是一种圆形的适合图案的周边,布满连接的小圆形,如同联珠故名(图4.5)。对称纹也是唐代装饰中常见的,被称为“陵阳公样”,常以鸡、羊、凤、麟为题材,组成对称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