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一下九子夺嫡和玄武门之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我从以下几点来看他们的区别。 1、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的发动者李世民,是隋朝灭亡后,平定天下、消灭群雄的主要功臣,在征战中,他建立了很多重要的功勋,史学家评价说,唐朝能够统一天下,主要是靠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在军队和朝臣中,都有很高的威信和影响力。 同时,当年随着他打仗的很多文臣武将也有许多,比如唐朝的名将程咬金、尉迟恭、秦叔宝等等,还有文臣房玄龄、杜如晦、刘文静、徐茂公等等,在他的周围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隐形的朝廷模式,这个模式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即使李世民自己不想做皇帝,有兄弟之情,他周围的这个庞大的利益群体也是不同意的,所以,我们看历史,都看到他周围的很多武将文臣都在怂恿他争夺皇位。李世民无论愿不愿意争夺皇位,他都必须要争夺,否则就是逆众意,作为一个政治家,李世民都是非常清楚,这种意愿是不能违抗的。一定会听从下面的建议。 况且,作为一个有理想、胸怀大志的政治家,李世民自己也想要君临天下,治理国家。他不是不想做皇帝,碍于亲情,他可能会犹豫。但是,他不会犹豫太久。因为他根本上还是一个政治家。所以,玄武门之变发生的简首可能性很大。 2、九子夺嫡 九子夺嫡讲的主要是康熙皇帝的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故事。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雍正,也就是四皇子胤禛之外,其他皇子都是在极力和朝臣拉关系、结党联盟,形成自己的势力圈子。 典型的有太子,八阿哥等等,其中,八阿哥的势力非常大,党派联盟也非常强,很多朝臣和他的关系也非常好,可能都被他收买了。所以,八阿哥在朝中赢得了大臣的极力称赞,一时间有八贤王之美名。 而四阿哥胤禛却不是这样的,他没有直接参加到九子夺嫡的斗争中去,而是表现的非常恭谨孝顺,对康熙皇帝非常孝顺,对国家事务也是尽心竭力的做事,并且,在办理事情时,都是公正廉明,不讲私情,很有宋朝包公和明代海瑞的感觉。所以,这也引起了当时大臣对他的畏惧和恶感。很誉灶多人称他为冷面皇。史书上也曾经记载说他不讲私情、冷酷无情。 后来有人分析说,四阿哥胤禛在九子夺嫡中,故意表现的非常孝顺恭谨,故意表现的非常公正无私,是为了讨康熙皇帝的欢心,这明显是恶意揣测。试问,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公正无私,因为他的父母是贵族,你就说他是虚情假意,这不是太武断揣测了吗? 另一方面,在康熙皇帝时期,庆咐扮四阿哥胤禛的势力也不容小视,他与当时的实力派年羹尧、隆科多等人都有很密切关系,这也为他争夺皇位并且为以后的稳定朝政奠定了实力基础。否则,即使他当了皇帝,也是镇不住其他皇子的。 上面说的是他们的一些情况。下面简单分析一下康熙皇帝的想法。作为一个皇帝,最痛恨的就是臣子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皇帝最希望的就是臣子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一心一意为国家办事,我相信,作为一个明君,康熙皇帝也是这样想的。 康熙皇帝是千古一帝,他的儿子在做什么事情,他是非常清楚的。二阿哥太子不争气,自然不在话下,无需多讲。八阿哥拉拢朝臣、博得虚名,其实是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当时朝廷财政匮乏,跟八阿哥集团侵吞国家财政有很大关系。康熙皇帝自然也非常明白八阿哥是什么货色。 而当时的四阿哥胤禛却对父亲孝顺恭谨,非常体会父亲的心情,恭承上意,努力为国家、为父亲解决困难。同时,他也不结党营私,做事情不讲情面,一心想要解决国家难题。试问,这样的一个皇子,康熙皇帝这样非常英明的皇帝,难道会看不到吗?有这样一个能为自己着想、体贴父亲心意的儿子,难道不该高兴吗?八阿哥拉拢朝臣、结党营私,难道康熙皇帝会看不到吗?对这样一个儿子,他会感到高兴和满意吗?作为一个政治家,康熙皇帝选择谁,我想是个明白人,就知道会选择谁了吧。 另外,我们知道,四阿哥胤禛当上皇帝之后,也是夙兴夜寐、积极处理国政,忧劳国事,最终仅仅做了十三年皇帝,就累死在宝座上。雍正皇帝,是中国众多历史学家公认的最勤劳的皇帝之一。由此可见,他在做皇子时,其他皇子争权夺利,而他一心为国的行为,并非是虚情假意的迷惑康熙皇帝,他是真心实意的为国家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