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贡献有多大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济南战役时,中央军委任命许世友为攻城总指挥,粟裕为打援总指挥,其结局是济南城被解放,打援计划落空.粟向中央军委建议,华东野战军南下二淮地区寻找战机,中央军委批准这一建议,史称小淮海.为配合华东野战军南下,中原野战军向郑州守敌展开攻击,国军不战而退.于10月23日郑州解放.这样一来,人民解放军就可以从东西两面夹击徐州国民党集团,有了大决战的态势.粟粉津津乐道粟是怎么把小淮海演变成大淮海,这种说法完全是胡说八道.在刘邓没有拿下郑州之前你就大谈决战,那只能是痴人说梦,不切实际.所以,在华东地区人民解放军与国军形成决战态势的有功之臣是许世友和刘邓,基本上和粟裕没有什么关系,顶多也是间接的关系,仅是保障济南攻城部队的安全而已.在粟裕指挥下围歼黄伯涛.郑州在10月23号就被刘邓大军拿下,大决战条件已经形成,但粟并没有很好的把握这一战机隐蔽调动部队.而是让黄伯涛成功的从新安镇逃脱至碾庄地区,碾庄离徐州仅距离50公里,在这一地区决战对国军而言是绝对有利,因为这时徐州已有三个兵团.只可惜的是,徐州国军在无能的刘峙指挥下彻底丧失了这一优势.围歼黄伯涛在粟的指挥下没能在新安镇地区将其围住,这和粟的指挥风格有很大的关系.粟大将的有比较强的组织大兵团运动战的能力,但其动作过大,他几乎每一次重大行动都被国军捕捉到.并能迅速准确判断其企图.如孟良固战役,华野一行动,张灵甫就做好了准备,坐等进攻.围歼黄伯涛也是如此.正因为是这样,所以粟大将打仗很辛苦,几乎每一次都是硬碰硬,伤亡也比较大.人民解放军中如彭德怀,林彪等在隐蔽自已的真正企图方面就做的很好,在没有正式进攻之前,国军很难捕捉到共军主力动向.往往是在国军认为最不可能的地方忽然出现,打国军一个措手不及.但不管怎样,黄伯涛被华野吃掉了.接下来就是吃掉黄维以及杜津明集团.粟大将在其中有多凯桥郑大贡献呢?为了网住徐州集团,中野南下拿下宿县,徐州国军南下撤退的铁路线被切断,为吃掉徐州集团立下第一功.当然也使中野陷入国军四个兵团的围攻.为打破僵局只能吃掉进攻最为积极的黄维兵团.中野为了能吃掉黄维向华野借了几个纵队.但不能因此认为吃掉黄维粟在其中盯颂起了多大的作用,因为吃掉黄维的指挥者是刘司令而非粟,当然粟同里也在指挥华野对徐州集团进行牵至.粟对杜津明的撤退方向判断错误,但这一错误被蒋介石给纠正了,结果是国军55万大军被消灭.从淮海战役整个过程来看,从战略指挥方面来说,刘邓和陈是第一功臣,淮海战役中的几个关消或健点拿下的最多,一是郑州,二是宿县,三是吃掉了黄维兵团.二是许世友成功的拿下济南,如济南没拿下,国共的太极还不知要玩多久.三是粟,吃掉黄伯涛,只所以把吃掉黄伯涛放在后面,是因为吃掉黄伯涛华野是被动冒了很大的风险,如果当时徐州是白崇喜或是杜津明坐镇指挥的话,黄伯涛不但不会被吃掉,而且还很有可能华野会遭受重创.虽然中野拿下宿县也冒了很大的风险,但中野是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