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为什么国民革命军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以势如破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高举护法(《临时约法》)大旗。北伐军骨干(不是全体)多是思想进步的人士(包括共产党人),渴望民主自由,有着坚定的目标和精神支柱,有足够的精神动力。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力量的空前团结 国共合作以及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经过两年的艰苦斗争,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空前巩固;创建黄埔军校,建立革命军队,国民革命军政治制度的建立以及军事训练的加强;工农运动的发展;冯玉祥的国民军遥相呼应。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基础。北伐出师时,广东工农群众就组织了运输队、卫生队、宣传队等随军出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北伐进军中,沿途农民为北伐军担任侦察、向导、送信、运输、救护,甚至拿起武器参战。湖南各界纷纷成立人民反吴战争委员会,组织宣传队、慰劳队、破坏队、交通队、向导认、暗探队、长矛队、敢死队等,英勇投入反军阀斗争,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支持了战争。两湖粤汉路工人破坏铁路,迟滞了敌人的军事运输。汉阳轮带卖兵工厂从9月1日起举行总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上海的解放,更是工人武装斗争的结果。民心所向是战争胜利的根源。苏联的援助。苏联腊逗派了大批军事、政治顾问,协助北伐军制订战略方针和政治工作制度,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1926年运来飞机、大炮、机枪、行档步枪等各种物资,仅步枪就有2万余支。军事指挥方面,北伐军在战争中发扬长驱直入,运动歼敌,穷追猛打,速战速决,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审时度势,灵活运用兵力,适时转变战法,保持战争的主动权;分化瓦解敌军,补充扩大自己。这些都是国民革命军能以少胜多的重要因素。北洋军阀各自为战、力量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