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啥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目录选自原文注释翻译全文主旨赏析全文赏析分段赏析论证特点现代人是如何看待孟子的“人和”主张呢?评价一:评价二:作者资料经历十一岁:二十一岁:三十岁:三十四岁:四十岁:四十四岁:五十三岁:身后荣辱选自 原文 注释 翻译全文 主旨 赏析 全文赏析 分段赏析 论证特点现代人是如何看待孟子的“人和”主张呢? 评价一: 评价二:作者资料 经历 十一岁: 二十一岁: 三十岁: 三十四岁: 四十岁: 四十四岁: 五十三岁: 身后荣辱展开 编辑本段选自 选自《孟子》,是孟子及他的弟子记录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的儒家经典。编辑本段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铅知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局昌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卷四·公孙丑下》原文编辑本段注释 1.天时、地利、人和:《荀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所指的“天时”指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 形,“人和”是指得人心,上下团结。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人和”则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墙叫“城”,外城墙叫“郭”。内外城墙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3. 环:包围。 4. 夫:发语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5. 然而:那么。 6. 是:这是。 7.池:护城河。 8.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 9. 革:甲衣。 10.坚利:坚固锋利。 11. 米粟:粮食。 12.委:抛弃。 13. 去:离开 14. 故:所以。 15.域民:限制百姓。域,限制、管理。 16.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17. 固国:巩固国防。 18. 威:建立威信。 19. 得道者: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 20. 失道者:没有施行仁政,没有得到民心(的人)。 21. 寡:少。 22.畔:同“叛”,背叛。 23.之至:达到极点。 24.顺:顺从。 25. 亲戚:古代指亲属,即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亲:指族内亲属。戚:指族外亲属。 26. 粟:谷子,去皮后称小米。 27. 以:用。 28. 委而去之:委,抛弃.去,离开。 29. 这“故君子”二句:实施仁政的人要槐腊消么不打仗,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编辑本段翻译全文 孟子说:“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周围三里的城,七里的外墙,(敌人)包围攻打(它)却不能够胜利。(敌人能)包围它并且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但是却没有胜利,这是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士兵们的)兵器和盔甲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充足;守城的士兵们抛弃了城池离开了它,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用划定的边疆界线,巩固国防不用山河的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不依靠兵器和盔甲的锐利坚固。实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实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百姓都会服从他。用全天下人都顺从的条件,去攻打连族内族外的亲戚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有道义的君子有不打仗的时候,但若要打仗,那就必定会胜利。”编辑本段主旨 良好的时机是可以创造的,恶劣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一旦丧失了上下团结的合作关系,就只能走向失败。编辑本段赏析全文赏析 本章从天气时令、地理形势、人心背向等方面分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负诸因素中的关键所在,显示了他对人的因素的特别重视。在孟子所处的时代,能有这样的认识,应当说是了不起的。不过也应当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其重要位置的主次先后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宜把三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对何者更重要作绝对化的一成不变的理解。 本文能够紧扣中心论点反复论证,主旨突出,说理充分,层次清楚,表达流畅。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者到底谁最重要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如我们在注释中所引, 荀子曾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论述过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但他并没有区分谁重要谁不重要,而是三者并重,缺一不可。 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不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这就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实际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谈”的“仁政”话题。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 国家也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得道者多助”,多助到了极点,全天下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那就必然会出现孔子所说的那种情况——“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各国人士都来申请留学,申请经商,甚至携带妻子儿女前来申请移民定居,哪里还用得着“封疆之界”呢?只怕是赶也赶不走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这样成了名言,以至于我们现在还常常用它来评价国际关系,谴责霸权主义者。 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同样是名言,而且, 还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商业竞争、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比赛的狂热之中。这充分说明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丰富、深刻而具广阔的延展性的。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谁说“人和”不是最重要的财富呢?分段赏析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三段:天时地利(客观条件)、人和(主观条件) 两者相比较,层层递进。 第四段:结论,将论点范围由战争扩大到治国之道。论证特点 一:逐层论证,层层递进。 二:举例论证:(第二、三段)观点鲜明,有气势,有条理。编辑本段现代人是如何看待孟子的“人和”主张呢?评价一: “天时”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地利”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的是“民心所向,内部团结”。这其中“人和”更为重要。因为“天时”“地利”是客观条件,外在的。而“人和”是主观的,内在的。 良好的时机是可以创造的,恶劣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而一旦丧失良好的人群合作关系,我们只能走向失败。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已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是相当了不起的。评价二: 我们应当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密不可分,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其重要位置的主次先后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宜把三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对哪一方更重要也不能做绝对化一成不变的理解。 题外话:古代人靠“天时”取胜的事例。 草船借箭。借助大雾的天气迷惑曹军,使曹军把好多的箭射到他的草船上来。 赤壁之战。诸葛亮借助东风,让熊熊燃烧着的很多小船冲向曹军的战船,把曹军烧得溃不成军,伤亡过半。编辑本段作者资料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或子居(待证实)或子车,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儒家学说创始者。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3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一岁: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于邹马鞍山西麓之凫村。据赵歧《〈孟子〉题辞》所记,孟轲系“鲁公族孟孙之后”,盖破落后迁于邹。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