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陆贾,刘邦“帝王师”!汉初“定调”关键人!

陆贾,刘邦“帝王师”!汉初“定调”关键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陆贾,刘邦“帝王师”!汉初“定调”关键人!

汉高祖——刘邦

陆贾,和刘邦邦的故事,大约最被人记住的一句话,就是——逆取顺守,马上可以得天下,却不可以马上治之。

陆生曰: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01 一、刘邦为何讨厌“儒生”?

陆贾,说这句话的背景,得交待一下。

刘邦,向不喜儒生,众所周知。

然而,陆贾却偏偏在刘邦跟前,嘤嘤呜呜,谈论一些先贤经典。

比如:《诗经》《尚书》之类。

这就好比什么呢?对牛弹琴。

然而,作为一个“金字塔顶层”的统治者,他如何会允许这般文人,在自己面前,如此轻慢自己。谁在弹琴,谁又是牛,被谁弹琴?

于是,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若不想被人鄙视看轻,就必须先发制人,将人鄙视。

刘邦,对待儒生的态度,即是如此。

一个人骨子里的自卑,才会心虚地掩盖自己,衍生为自狂。

所以,在刘邦的性格中,最被文人诟病的,就数他的流氓习气,以及,对儒生的蔑视。

哪怕,易~中~天~~老师,说到刘邦,胸壑之间,那都有一股四季分明的藐视。

刘季刘季的,惯常称呼。还说他,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刘老三,贱如阿猫阿狗,类也。

细想,易中天老师,为何会对刘季如此轻视?

一个道理,刘季怎么对待文人,文人就如何对待刘季。

汉高祖,刘邦

02 二、大开大闔之人“胸有丘壑”

呵呵呵,从这一点小调皮上看,易中天老师,是可爱的。平等对待,是文人雅士的心理基础。

另外,刘邦这人的做事风格,可谓称得上,大开大闔,不拘小节。然而,其生活中言语,以及对文人的藐视,或许,还隐约存在一种,底层人士对贵族世家的仇恨心理。

OK,回来。

陆贾,典型的读书人。胸中有丘壑,眼里是山河。读书人的视界,显然和靠蛮力发家的土皇帝,不能同日而语。

汉初谋士——陆贾

陆贾说,

曾经吴王夫差,极力炫耀自己的武力,以及暴秦,依据丧失人性的刑法治国,一一而亡。

假如,秦朝的统治风格,改写一下,行仁义,法先圣,你刘邦邦~,今日又如何有机会,坐拥天下呢?

刘季听完,面有愧色。

于是,画风一转。对陆贾说,亲,赶紧给我说说,国家兴亡之道,我想了解,这里边的门道儿。

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 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

刘邦,直到这个时候,才深深领悟到,儒生腹中,并非莽莽如空,而是自己,了无点墨。

知耻而后进,粗人亦自新。

刘邦在思考:

秦朝灭亡,何也?

汉代建立,何也?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待我时日,厚积薄发。

于是,陆贾向刘邦,粗略陈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凡著书十二篇,每奏一篇,刘邦无不称好。

朝中左右之人,高呼万岁口号,称陆贾这套书,曰“新语”。

其精髓两点:

其一,与民休养生息,大力发展农业。

其二,借鉴秦律,制定汉代《九章律》。

在自由与法度之间,制定一根准绳,规矩方圆,兼收并蓄。国与民之间,一种契约精神,悄然而立。

03 三、人之成长“损有余,补不足”

国家成长,始乎于人。

人之成长,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混沌未开)

2、知道自己不知道(开始学习)

3、知道自己知道(有所成就)

4、不知道自己知道(忘乎所以)

学问于心间,如行云流水,通通透透。

知道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理,知道事与事之间的关系,知道物与物之间的相连。

动物,争生死。

人类,求发展。

放大看,缩小看,俯瞰,仰望,视角不一,然而,都是天地自然之间的朴素道理。

万物,看似各自独立。然而,却隐隐之间相生相息。

损有余,补不足。大约,就是这个道理。

龙与虫,帝王与百姓,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