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地球圈层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什么是不连续的

地球圈层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什么是不连续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问题补充说明:地球圈层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什么是不连续的

1、这个是从观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过程中发现某一深度波速发生突然变化发现的,由此科学家才推测地球内部物质的不均匀性,继而发展出地壳地幔地核的地球分层结构学说。

2、不连续面的存在,标志着地内物质在此层上下面有明显区别,因此成为地内圈层构造的界面。

3、在来自所有不连续面中有两个变化最显著的称为一级不连续面:

(1)、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深度平均17km,陆地33km,海洋平均厚度6千米。地震波加速,表明其下物质密度、硬度增加。

(2)、古登堡不连续面,深度约2900km。地震波减速,横波消失,表明其下物质很可能是液态,二者构成了地壳与地幔、地幔与地核的界面。

4、此外还有5个次级不连续面,可以把地壳、地幔与地核进一步划分出次一级的圈层构造。

地球圈层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什么是不连续的

扩展资料:

1、地幔与360问答上下层不同物质的分界处称为不连笔贵造定罗本续面。外面的被命名为莫霍不连续面,深处的则是古登堡不连续面。

2、在工单莫霍面上,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增加明显,弹性和密度随深度逐渐增影往没很加,地幔物质密度、硬度大于地壳。此面以上物质平均化学粉损得轻打天重组成与玄武岩相似,密度约2.9×10^3kg/m^3;此面以下物质平均化学组成与橄榄岩相近,密度约3.1-报建走攻杂宁表假经些3.3×10^3kg/m^3。莫霍面温度片造结殖少为400-1000/℃

3、事实上,自莫霍面被提出以来,众多学者开始关注其形成和演化。

4、当下认为莫霍面分为两种,一种为地甲友律主啊犯土已行殖震学莫霍面(SeismicMo秋把误时伯英儿仍棉赶危ho),代表地震波波速的突然提高;另一种为岩石学莫霍面(PetrologicMoho),这种莫霍面没有显示出地震波波完速的异常,而是由浅部到深部渐变至地震学莫霍面以下的地震波波速水平。

5、岩石学莫霍面经常在造山带的巨厚地壳位置出现,是下部地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到榴辉岩相而形成的。

6、古登堡界面,又名古腾堡界面。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而划分,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7、地震波传播时,除了在地球内部深度约33千米处波速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此处称为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之决象入害销回自必它身外,在深度约为29考00千米处,地震波么架一肉互出确修益吧架传播状态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放普,此处便被称为古登堡界面。地幔位于莫霍界厚半盾女达连左训六段费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8、图杂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批井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S波即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P波(指纵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

9、1914年,美国学者古登堡(Gutenberg)发现地下2885千米处存在地震波速的间断面,首先是发现距震中11500~16000千米的范围内存在地震波的阴影区,解释为存在地核,其次是传播速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纵波存在一次由13.6千米/环更流秒突然降低为7.98km/s的截面,而横波则突然消失了。

10、并且在该不连续面上地震波出现极明显的反射、折射现象。后证实这是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该不连续面称为古登堡面。古登堡面以上到莫霍面之间的地球部分称为地幔(mantle);古登堡面以下到地心之间的地球部分称为地核(core)。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莫霍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登堡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