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

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

鸡球虫病 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10~30日龄的雏鸡或 35~60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

1、发病机理

当鸡球虫侵入鸡体后,会在肠道内进行发育和繁殖,在球虫的裂殖生殖阶段,球虫会在肠上皮细胞中大量繁殖,形成对肠黏膜的破坏,引起肠道炎症,从而打破肠道内离子和渗透压的平衡,引起消化系统机能障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造成胃肠道内源氮丢失,影响鸡的生产性能。

同时,崩解的肠黏膜上皮细胞可产生大量的毒素,会导致自体中毒,另外,肠道黏膜被破坏,细菌趁此侵入,易继发感染其他致病微生物,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使病情加重,最终死亡,即便没有死亡,也会导致肠道消化机能障碍,营养物质吸收受阻,鸡生产性能下降。

2、流行特点

鸡球虫病多发生和流行于潮湿多雨的季节,不同品种的鸡对球虫都有易感性,10日龄到3月龄之间的鸡易感性较强,尤其以15-45日龄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雏鸡对球虫感染性较低,基本不发生感染。成年鸡虽然对球虫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感染。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鸡直接啄食孢子化卵囊所致,卵囊随病鸡的粪便排出体外,卵囊在适宜的外部环境中,进行孢子生殖,经24小时形成孢子化卵囊,每个孢子化卵囊由4个孢子囊构成,每个孢子囊内又含有2个子孢子。

当鸡吞食了被孢子化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后,孢子化卵囊进入肠道,并在肠腔内脱囊,脱囊过程需要在胰蛋白酶、胆汁和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完成,脱囊后释放出的子孢子钻入肠绒毛上皮细胞内进行无性生殖,并产生裂殖子,裂殖子发育成小配子母细胞和大配子母细胞,使进入有性生殖阶段,大、小配子经有性生殖结合发育成卵囊,卵囊随鸡的粪便排出体外。

该病的发生与饲养方式有密切关系,集约化地面平养由于粪便较多最容易发生球虫病,而网上平养和笼养的方式发病率较低。

3、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鸡球虫病一般在感染后4-5天出现症状,感染后6-9天排卵量最大。表现为病初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头卷缩,呆立,食欲减退,泄殖腔周围污秽不洁。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症状加重,出现共济失调,食欲废绝,渴欲增强,鸡冠及可视黏膜苍白,发生间接性下痢,排出胡萝n样水样稀便,后期逐渐变为纯粹血便。若为多种球虫的混合感染,粪便中还会含有大量脱落的肠黏膜,如果治疗措施不及时,死亡率可达50%以上。

死后剖检可见,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肠道内,具体的病变位置和程度与感染的球虫种类有关。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可引起盲肠显著肿大,肿至正常的3-5倍,肠腔内有大量暗红色血块或新鲜血液,盲肠上皮增厚,且发生严重糜烂。

巨型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可使肠管扩张,肠壁增厚;内容物黏稠,呈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红色。慢性球虫病鸡主要表现为肠道苍白失去弹性、肠壁增厚。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则肠管粗大,肠黏膜上有大量的出血点,肠管中有大量的带有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的紫黑色血液。

4、防治

应用抗球虫类药进行药物预防,使处于萌芽状态的球虫能及时被消灭,临床上用于抗球虫的药物大致可分为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的抗球虫药两大类,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主要有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山度霉素和海南霉素等。此类药物具有毒性低,耐药性程度低等特点,对球虫发育早期阶段作用明显。化学合成抗球虫药主要有氯羟吡啶、二硝托胺、尼卡巴嗪、地克珠利、托曲珠利、磺胺喹口恶啉等。

由于球虫极易产生耐药性,为了避免球虫产生抗药性,必须规范使用药物,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计划,采取多种药物轮换用药、穿梭用药、联合用药等方法,发挥各种药物中的防治优势,以降低球虫的耐药程度。

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季节以及鸡不同生长阶段对药物的反应效果,通过采取相对效果较好的药物,进行针对性的防治,以提高预防效果。

中草药由于具有不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利于生长等特点,在防治鸡球虫病的过程中效果较好。中药通过直接杀死球虫,抑制球虫生长,提高免疫水平,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机体恢复。

注意观察鸡群健康状况,对已感染球虫的病鸡,应及时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感染程度选择相应疗效较好的药物,对发生感染1-2天的鸡,可使用克球粉、盐霉素、地克珠利等药物治疗。

对发生感染3-4天的鸡,可使用球痢灵、尼卡巴嗪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感染球虫4-5天,强效氨丙啉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另外还要给予一定的辅助治疗,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K等,减少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各个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15~50日龄的鸡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成年鸡对球虫有一定的抵抗力。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凡被带虫鸡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和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

鸡感染球虫的途径主要是吃了感染性卵囊。人及其衣服、用具等以及某些昆虫都可成为机械传播者。

饲养管理条件不良,鸡舍潮湿、拥挤,卫生条件恶劣时,最易发病。在潮湿多雨、气温较高的梅雨季节易爆发球虫病。

球虫孢子化卵囊对外界环境及常用消毒剂有极强的抵抗力,一般的消毒剂不易破坏,在土壤中可保持生活力达4~9个月,在有树荫的地方可达15~18个月。

但鸡球虫未孢子化卵囊对高温及干燥环境抵抗力较弱,36℃即可影响其孢子化率,40℃环境中停止发育,在65℃高温作用下,几秒钟卵囊即全部死亡;湿度对球虫卵囊的孢子化也影响极大,干燥室温环境下放置1天,即可使球虫丧失孢子化的能力,从而失去传染能力。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葫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

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急性球虫病:精神、食欲不振,饮欲增加;被毛粗乱;腹泻,粪便常带血;贫血,可视粘膜、鸡冠、肉垂苍白;脱水,皮肤皱缩;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死亡率可达80%,一般为20-30%。

恢复者生长缓慢。

慢性球虫病:见于少量球虫感染,以及致病力不强的球虫感染(如堆型、巨型艾美耳球虫)。

拉稀,但多不带血。生产性能下降,对其它疾病易感性增强。

病理变化病鸡消瘦,鸡冠与粘膜苍白,内脏变化主要发生在肠管,病变部位和程度与球虫的种别有关。

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侵害盲肠,两支盲肠显著肿大,可为正常的3~5倍,肠腔中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厚,有严重的糜烂。

毒害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使肠壁扩张、增厚,有严重的坏死。

在裂殖体繁殖的部位,有明显的淡白色斑点,粘膜上有许多小出血点。肠管中有凝固的血液或有葫萝卜色胶冻状的内容物。巨型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可使肠管扩张,肠壁增厚;

内容物粘稠,呈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红色。堆型艾美耳球虫多在上皮表层发育,并且同一发育阶段的虫体常聚集在一起,在被损害的肠段出现大量淡白色斑点。

哈氏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前段,肠壁上出现大头针头大小的出血点,粘膜有严重的出血。

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则肠管粗大,肠粘膜上有大量的出血点,肠管中有大量的带有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的紫黑色血液。

诊断生前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粪便涂片查到球虫卵囊,或死后取肠粘膜触片或刮取肠粘膜涂片查到裂殖体、裂殖子或配子体,均可确诊为球虫感染,但由于鸡的带虫现象极为普遍,因此,是不是由球虫引起的发病和死亡,应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病理剖检情况和病原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成鸡与雏鸡分开喂养,以免带虫的成年鸡散播病原导致雏鸡爆发球虫病。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和鸡场卫生,定期清除粪便,堆放;发酵以杀灭卵囊。保持饲料、饮水清洁,笼具、料槽、水槽定期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可用沸水、热蒸气或3%~5%热碱水等处理。

据报道:用球杀灵和1∶200的农乐溶液消毒鸡场及运动场,均对球虫卵囊有强大杀灭作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硒可增强鸡对球虫的抵抗力。补充足够的维生素K和给予3~7倍推荐量的维生素A可加速鸡患球虫病后的康复。

免疫预防据报道,应用鸡胚传代致弱的虫株或早熟选育的致弱虫株给鸡免疫接种,可使鸡对球虫病产生较好的预防效果。亦有人利用强毒株球虫采用少量多次感染的涓滴免疫法给鸡接种,可使鸡获得坚强的免疫力,但此法使用的是强毒球虫,易造成病原散播,生产中应慎用。

此外有关球虫疫苗的保存、运输、免疫时机、免疫剂量及免疫保护性和疫苗安全性等诸多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药物防治迄今为止,国内外对鸡球虫病的防制主要是依靠药物。使用的药物有化学合成的和抗生素两大类,从1936年首次出现专用抗球虫药以来,已报道的抗球虫药达40余种,现今广泛使用的有20种。

常用预防药物:氯苯胍:预防按30~33 mg/kg浓度混饲,连用1~2个月,治疗按60~66mg/kg混饲3~7d,后改预防量预以控制。

氨丙啉:可混饲或饮水给药。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 连用2~4周;治疗浓度为250 mg/kg,连用1~2周,然后减半,连用2~4周。应用本药期间,应控制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以不超过10 mg为宜,以免降低药效。

硝苯酰胺(球痢灵):混饲预防浓度为125 mg/kg, 治疗浓度为250~300 mg/kg,连用3~5d。

莫能霉素:预防按80~125 mg/kg浓度混饲连用。盐霉素(球虫粉,优素精):预防按60~70 mg/kg浓度混饲连用。地克珠利:预防按1PPM浓度混饲连用。马杜拉霉素(抗球王、杜球、加福):预防按5~6 mg/kg浓度混饲连用。尼卡巴嗪: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 ,育雏期可连续给药。 常用治疗药物:妥曲珠利溶液(奎文家禽研究所):治疗用药,500kg体重/瓶饮水;1次/日,连用2-3日。磺胺类药:对治疗已发生感染的优于其他药物,故常用于球虫病的治疗。

常用的磺胺药有(注意:出口商品肉鸡禁止使用磺胺药):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SMD-TMP),按***拌料,连用5~7d 。磺胺喹恶啉(SQ),预防按150~250 mg/kg浓度混饲或按50~100 mg/kg浓度饮水,治疗按500~1000 mg/kg浓度混饲或250~500 mg/kg饮水,连用3d ,停药2d,再用3d。

16周龄以上鸡限用。与氨丙啉合用有增效作用。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预防按125~250 mg/kg浓度混饲,16周龄以下鸡可连续使用;治疗按1000~2000 mg/kg浓度混饲或按500~600 mg/kg饮水,连用5~6d ,或连用3d,停药2d,再用3d。磺胺间六甲氧嘧啶(SMM,DS—3

6,制菌磺),混饲预防浓度为100~200 mg/kg;治疗按100~2000 mg/kg浓度混饲或600~1200 mg/kg饮水,连用4~7d。与乙胺嘧啶合用有增效作用。磺胺二甲基嘧啶(SM2),预防按2500 mg/kg浓度混饲或按500~1000 mg/kg浓度饮水,治疗以4000~5000 mg/kg浓度混饲或1000~2000 mg/kg浓度饮水,连用3d,停药2d,再用3d。16周龄以上鸡限用。磺胺氯吡嗪(Esb3),以600~1000 mg/kg浓度混饲或300~400 mg/kg浓度饮水,连用3d。